close






引用資料http://www.wine4us.com/Taiwan_Hon01.htm

紅標米酒 飲用歷史


(前文省略......)


在漢民族進入臺灣之前,原住民就是利用口水發酵來釀酒, 這種「嚼酒」乃是最原始的製酒方法之一。康熙三十六年(一六九七年),《裨海紀遊》作者郁永河寫了一首〈番女逐枝詞〉:「誰道番姬巧解囊,自將生米嚼成 漿;竹筒為甕床頭掛,客至開筒勸客嘗。」記錄了原住民最普遍的釀酒法。康熙六十一年,首任的巡臺御史黃叔璥在《台海使槎錄》中,有一首生動的歌謠:「來賽 戲,種了薑,去換糯米,來釀酒,釀成好酒,請土官來飲酒。酒足後,捕鹿回,復來賽戲。」說明了當時平埔族除了以小米製酒,在漢民族進入後,也會以鹿皮、黃 藤向漢人交換糯米,利用酒麴製造米酒。這種原料稀少、製酒時間長的米酒,要比小米酒珍貴,平日珍藏,遇有貴客來訪時,才會端出宴客。在原住民的世界裡,釀 酒的工作多數由婦女負責,釀美酒、織耕、飼養雞豕同為平埔族婦女的賢良美德。米酒的釀造方式簡單,臺灣又是稻米之鄉,移墾的漢民族到了臺灣,自然沿襲閩粵 習俗,以米酒為主要飲用酒。每當農曆冬至前後,民間多會選用好米,自釀米酒,閩南話稱為「結春酒」,意思就是準備過年新春用的酒。



根 據日據時代酒業統計資料,米酒的消費量佔所有酒類的六成以上。在課徵酒稅之前,臺灣的釀酒場估計有上千家,課徵酒造稅之後,也還有兩百多家的酒廠。當時民 間的釀酒採用的是「在來法」,先煮一鍋飯放涼,灑上一些白麴,再以這些長霉的米飯揉入其他米飯一起放入大缸發酵,經過一段時間蒸餾成透明的白酒。由於民間 使用的白麴裡含有許多雜菌,不僅各家米酒風味不一,失敗變酸的機率也相當高。在釀酒事業進入專賣之前,民間製酒廠還有一項十分有趣的副業,就是養豬。以釀 酒所壓榨出的糟粕「酒糟」養豬,吃了酒糟的豬更加肥美,是市場價高一籌的上等豬肉。於是在製酒業者附近,往往形成一個特殊的養豬圈,這樣釀酒與養豬比鄰的 現象,可嚇壞了當時殖民臺灣的日本人。日人領臺之後,於一九二二年收購民間較具規模的酒廠,開啟臺灣酒的專賣制度。米酒進入專賣釀造後,日人致力於麴種的 品質提升,不過造酒的方式還是沿用「在來法」。



一九二七年,臺灣米酒的製造有了革命性的改變。中央研究所釀造課技師神谷 俊一出差法屬的越南時,在西貢郊外一家酒廠,發現該酒廠使用阿米洛法。這種新的釀造法,是在傳統的白麴中分離出兩種糖化發酵能力特別強的菌種,並且在密閉 槽中大量繁殖這兩種菌種。有了這發酵能力特強的菌種,不僅可以減少使用原料,縮短釀造時間,還可以機械化生產,大大地提升了米酒的產量,後來紅露酒、糖蜜 酒等其他酒類也都改用此法釀酒。



一九三一年阿米洛法試驗成功後,臺灣的米酒從此有了一致規格化的風味,雖然味道不如傳統在來法雜菌發酵的香味,但卻已經是大家習慣的米酒味道。



日 本人專賣推出的米酒原先分為米酒第一、第二、第三號三種等級,後來將二號米酒(二十‧五度)改名為「赤標米酒」,也就是紅標米酒。三號米酒(二十五‧五 度)定名為金標米酒,後來又增加了二十五度的銀標米酒。儘管今天公賣局一直將紅標米酒的調配比例與配方視為最高機密,不過一位資深退休員工表示:「為了降 低成本,打從日據時代開始,紅標米酒就是依米酒與糖蜜酒精六比四的比例來調配,延續至今。」



實際上,包括備受臺灣民眾喜 歡的日本清酒也是以米酒、食用酒精一比二,所謂三倍增比例來調配的。而公賣局在民國七十七年曾經推出二十度的純米釀稻香米酒,按理說,沒有調配食用酒精應 該更香醇,然而民眾的味蕾反而喜歡調有酒精配方的紅標米酒,純米釀的稻香米酒上市後,一年只有一百萬打的銷售量,遠低於紅標米酒一年一千七百多萬打的天 量,這純米釀的稻香米酒於是便在民國八十八年下台一鞠躬了。



地瓜飯米酒



臺灣光復初期,百廢待舉,有關酒的專賣制度與製造方法和配方大致上沿襲日據時代。只不過歷經多年戰爭,因米糧不足,光復初期的紅標米酒,也摻入了蕃薯簽和樹薯簽,米酒與糖蜜酒精的比例也曾短暫地調成四比六的比例來降低成本。



「當 時最普遍、最便宜的是太白酒,米酒算是中級酒,」今年六十多歲,三代在宜蘭縣蘇澳鎮經營雜貨鋪的楊燕綿表示。太白酒也稱白露酒,是米酒的一種,不過食用酒 精的比例更高。楊燕綿記得,太白酒是用甕裝,可以一杓杓零賣。黃昏之後,工作結束的農人或工人,就會帶著一個小杯子來買。



「那時候,家境好的坐月子用紅標米酒,一般人多用太白酒,」楊燕綿表示。至於敬神或是結婚用的是酒液呈喜氣朱紅色,更高一檔的紅露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hqq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