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銀色話題1273A.jpg - 銀色話題
銀色話題1273B.jpg - 銀色話題
銀色話題1273C.jpg - 銀色話題
銀色話題1273D.jpg - 銀色話題

1987年3月01日出版
(TTV電視周刊1273期 P146~P149)
銀色話題:
富貴在港逼人
小兵喜立大功
●文/楓紅
年過了,寒假也結束了,電影界視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大檔,也近尾聲。
在今年的春節檔中,台港兩地都有出人意料的結果發生,如台灣春節檔中,「新桃太郎」以全無大卡司的情況下,居然跑個「頭馬」,締造下令人側目的高票房,這真是叫專家跌破眼鏡的事。
而香港方面也有類似的「意外」出現,即「德寶」出品的「富貴逼人」,居然以「黑馬」姿態創下港幣兩千五百萬左右的高票房紀錄,在同檔影片中跑了個第二名。
也許有人以為「祇不過跑了個第二名」,而該檔賣座第一的「龍兄虎弟」已打破去年暑假才被「英雄本色」創下的香港開埠以來之最高賣座紀錄──三千四百六十多萬港幣,而以三千五、六百萬之驚人賣座而拔得頭籌。
相形之下,「富」片票房整整相去一千萬港幣,實在並不能算太好。
但電影界卻不如此看法,主要原因是雖然「富貴逼人」比「龍兄虎弟」之大賣尚有相當距離,但是「富」片本身不論卡司、製作成本、花的時間、人力……各種投資,不但不能和「龍」片相比,甚至比 該檔其他影片,如「衛斯理傳奇」及「海市蜃樓」,都相去甚遠。
而且對「德寶」本身而言,「富」片的賣座卻是個「意外」。
因早在過年前,本刊「電影街」曾提過,最初「德寶」計畫在香港推出之賀歲片,是由其當家花旦楊紫瓊主演之「中華戰士」,後來因聽說「海市蜃樓」在題材、取景方面相近,加上同檔其他影片如「龍兄虎弟」、「衛斯理傳奇」都來勢洶洶,怕相形失色,而臨時以,「富」片「代打」,原意是「以小博大」,就算輸了,也不丟人。
誰知道片子推出之後,居然「小兵立大功」,頗受香港觀眾的喜愛,而創下高票房,雖未及「龍兄虎弟」,但是卻大勝卡司、成本都高出太多「衛斯理傳奇」,真是太意外了。
到底「富貴逼人」何以這麼受香港人歡迎呢?
一般人認為「富」片內容主要敘述,一對低收入的夫妻因買香港獎券「六合彩」而大發其財,由貧而富的故事,取材很能滿足香港中下階層「一夜致富」的幻想,而且片中人物的生活背景和大多數人十分接近,對觀眾而言,很具親切感,因此十分喜歡。
這種情形,就和去年台灣導演林清介拍了一部「瘋狂大家樂」,一樣以取材於現實生活小人物的際遇,再加一點點渲染,一點點幻想,很令觀眾在哈哈一笑的自嘲之下,還能有份現實無法實現的滿足感,因而大受歡迎。
當然「富」片的導演高志森在當初決定拍攝這部片子前,自己也沒想到會有這種結果,事實上,有人指出這部片子的架構和三、四十年代有部舒繡文主演之國片非常相似,也是以小人物買彩票一夜致富,又忽然失去,而飽嚐現實社會人情冷暖滋味的故事,因此有人懷疑高志森之靈感即得自該片。
但是高志森對這些「質疑」、議論並不以為意,因為他正沉醉於「勝利的喜悅」中,同時由於這部片子的成功,而令高志森頓成香港電影界之「福將」,而成搶手的熱門人物。
其中最熱絡拉攏的,就要屬「新藝城」了,高志森當年就是由「新藝城」起家,以拍「開心少女」系列影片而受重用,結果「德寶」成立後,以重金〈包括百萬年薪及片酬、分紅另計〉「挖角」,高志森不但自己「跳槽」,同時還帶走「新藝城」力捧之「開心少女」中之羅美薇李麗珍等人,一同跳往「德寶」,而令「新藝城」對高志森跳腳,大罵不已。
而高志森到了「德寶」,拍過「我已成年」等青春片,成績平平,不料一部小成本之「富貴逼人」卻賣了大錢,成了電影界紅人,如今各方都在拉攏他,可惜他和「德寶」尚有一年之合約,因此約滿之前,他是不可能有所變動的。
但是這並不妨礙他「日後」的打算,據瞭解,私下高志森已和「新藝城」有了「默契」,即他和「德寶」一約滿,就立刻回「新藝城」旗下,當然這中間「新藝城」允諾的條件必定比「德寶」高出許多,才能打動高志森「鳳還巢」。
有人說:「電影界最現實」,又說「電影界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永遠的敵人。」由高志森身上,可得證明。
「富貴逼人」賣了錢,除了導演高志森最開心,獲「利」最大的,則是投資的「德寶」。
「德寶」成立三年以來,除了少數幾部如「小蝦米吃大鯨魚」等片大賣之外,一般片子的賣座平平,但是其公司因在港、台等地均組成院線,為維持院線,而必須有充足之片源,但拍戲、付戲院租金、人事開銷……等都是耗錢甚鉅,因此據內行者保守之估計,這段期間,「德寶」賺少賠多,約要賠下去一、兩億港幣。
尤其去年以鉅資拍的「中華戰士」,結果過年在港又不推出,在台灣又賣的淒慘,損失約在一千多萬港幣,對「德寶」財力之打擊自然極大。
甚至有人預測:「德寶」過了年之後,就很難過了。
不料一部「富貴逼人」賣了大錢,等於救了「德寶」一命,德寶由「富」片可得之利潤一千多萬港幣。
同時經此「鼓勵」,「德寶」老板潘迪生又雄心勃勃的表示:「德寶」今年將開拍三十部片子,以維持該公司在香港的院線所需。
這三十部片子,由三組人負責,其中「捲毛岑建勳負責十二部、總監谷薇莉負責八部、高志森的「三人小組」負責四到六部,,另外「德寶」要和「邵氏」合作六至八部戲。
不過這些數字目前尚在「紙上作業」階段,到底能否如計畫實現,還有待時間之證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hqq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