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影視上一頁 (4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銀色話題1299A.jpg - 銀色話題
銀色話題1299B.jpg - 銀色話題
銀色話題1299C.jpg - 銀色話題
銀色話題1299D.jpg - 銀色話題

1987年8月30日出版
(TTV電視周刊1299期 P142~P145)
銀色話題:
A計畫續集拍攝過程內幕多
●文/楓紅
備受矚目的成龍年度大片」「A計畫續集」以雷霆萬鈞之勢推出之後,果然不同凡響,引起轟動,而接連又創下國片史上空前未有的新紀錄。
由於上一集「A計畫」曾創下了國片史上幾項無人能及的紀錄,包括:
●台北地區最高賣座紀錄──六千八百萬台幣。
●全省最高票房──一億三千萬台幣。
●國片史上賣出總票數最高紀錄──全省超過兩百餘萬張。
●首輪上映天數最多紀錄四十二天。
●觀賞人數最多紀錄──打破當年「梁祝」保持廿多年的紀錄。
續集備受各方矚目
因此當成龍再拍「A計畫續集」時,許多人都對這部戲也抱以相當的期望,一方面希望能打破「A」的紀錄,再創高潮,同時也對其成績寄以厚望,希望在影片水準方面能超過第一集,因此這部戲在拍攝過程中,就已經備受注意,等到殺青、上演,自然成了各方注目的焦點。
目前這部戲在此間尚在上演中,因未至下片,最終票房尚難以計算,因此是否能破「A」片,還不敢說,但由於台北賣座已接近六千萬台幣,因此,許多人對「破紀錄」抱持樂觀的態度。
其實且不論其最後票房如何,「A計畫續集」在上片第一周已經創下多項空前紀錄,包括:
●創國片聯映院線最多紀錄──包括三條國片院線及一條西片院線,共計「四線聯映」。
●創放映戲院數目最高紀錄──計台北地區七十多家,全省超過一百四十幾家戲院同時放映。
●創上演第一周總票房紀錄──台北地區第一周即賣出四干五百萬台幣紀錄。
●創第一周觀賞人數最高紀錄──台北地區超過六十多萬人數。
●創國片放映第一周總票數的最高紀錄。
內容水準反應不一
至於影片內容及水準方面,各方反應不一,有的人認為這一集少了洪金寶元彪,在「熱鬧」方面似乎不及第一集,但一般電影業者及影評人卻認為成績超過上集,理由是劇本架構較充實、內容採多線發展,卻條理分明,且角色各具個性,尤其成龍在一貫漂亮、搏命的高難度動作表現之外,更增加角色的內涵,是上集偏重花俏、趣味動作取勝所不及。
且不論是褒、是貶,成龍本人是非常關心各方的反應,因此不論影片在日本、台灣、香港……幾個主要市場推出時,他都親自到戲院去看觀眾反應,以瞭解觀眾對其成績之最直接反應。
「其實,如果不是各地的放映檔期都早已預定好了,再給我更充裕的時間,我相信我可以把片子拍得更好。」
成龍本身對自我的要求是永無滿足之時,因此雖說這部片子七月在日本首先創下極好的紀錄,接著八月又在台北創下驚人紀錄,但是成龍仍然不無遺憾。
「像日本版,就因急著先給日皇觀賞,因此結尾比現在給台北、香港及其他地區觀眾看的「國際版」,要簡單得多,當然效果也差許多。」
所謂「日皇版」,是因「A計集畫續集」於七月中旬優先在日本天皇御前放映一場,但成龍直到六月中才知此事,那時結尾還沒拍,本來他並不樂意在「趕工」的情況下把片子草率完成,結果老板用了一點「激將法」,問他是否「沒把握」在期限內趕完?成龍為「賭一口氣」,就先趕了一個結尾比較簡單的「日皇版」先寄日本。
「給天皇看的那個版,後面祇有拆「花牌」,整個碼頭、倉庫、雞籠、竹架上的打,都沒有了,因為那些全是後來才拍的。」
群星被逼下海開打
而成龍承認:為了設計後面幾場打鬥戲,已經費了極大的心思,但是在拍攝過程中才是困難重重。
「如果光是我自己還好,反正我是摔慣了,且自己能力有多少?自己十分清楚,問題是:還牽涉到其他演員,又要趕時間,又要求效果,可真難為了他們。」
像結尾長達十幾分鐘的戲中,除了成龍自己有不要命的演出,其他演清宮三大高手的李海生等人,原是「成家班」的武術指導,當然功夫不成問題,拍起危險萬分的打鬥鏡頭還不成問題,但像關之琳、張曼玉及演反派的林威,可就吃足了苦頭了。
「別看林威在片子中又打、又翻,他其實全不會功夫的,所以拍那些鏡頭,真是豁出老命了。」
成龍對林威的「敬業精神」讚不絕口,因他是片子開拍、和林威簽了約之後才發現他根本不會打,但林威的戲份又特別重,雖說一些遠鏡頭戲可以用替身,但他那場銬手銬的戲可是重頭戲,尤其必須和成龍配合,真是苦了全無功夫底子的林威。
「光拍那場戲,他不知受傷多少次,先是銬著手銬跑,第一天把手腕都磨得又腫、又破,但他咬著牙一句不吭,後來拍砸玻璃瓶,一上去就被破玻璃劃了好深的傷口,但他貼了膠布仍然繼續拍,連我都佩服他忍氣吞聲的功夫。」
嬌俏女星吃盡苦頭
女演員拍成龍的戲更是吃足苦頭,像張曼玉和關之琳就被要求在離地二十幾呎的屋頂上跑不說,還要由屋頂上滑下來,坐吊籃摔下來,真是被折騰死了。
「當初我告訴她們要拍這戲,關之琳罵我:發神經了,差點掉頭走了,張曼玉因為是自己人〈張和成龍同一個經紀人,情同兄妹〉,不好意思立刻翻臉,但是一上屋頂,兩腿抖得像彈棉花的弓,我費盡唇舌哄她,試戲時還鋪上厚厚的彈簧墊,我自己又先示範好多次,她才勉強同意試試,但等正式來時,不但彈簧墊不能鋪,而且連紙箱都不能墊,不過她有點傻勁,一咬牙就拍了,總算一次OK。」
而看張曼玉這麼賣命,關之琳的好勝心被激起,於是也咬著牙拍了那些令觀眾又驚叫、又好笑的滑屋頂、墜吊籃、摔樓梯……等好多鏡頭。
「觀眾在戲院看得過癮,那裏想到演員全是搏命呀!」
所以成龍對這些全力配合的演員,人前人後讚不絕口,倒是對自己在拍一些簡直叫觀眾匪夷所思、歎為觀止的高難度動作時受傷、挫折的情形絕口不提。
像拍那場生嚼辣椒的戲,前後NG好幾次,成龍被辣得嘴都可以噴火了,但仍真吞活嚼。
「若用假道具,就沒那種真實感了。」
而拍水車、摔竹架、拆花牌……等戲,成龍不但沒用彈簧墊,連護身安全衣也沒穿,更別提吊鋼絲等安全設施,完全拚老命「光身」上陣,所以每拍成一個鏡頭,連一旁的工作人員都學他在片尾最後一個鏡頭──雙手合什,高念:
天后娘娘保祐!」
當然拍攝過程中,受大、小傷的次數就不勝其數了,這些辛苦,是觀眾在看電影之餘,有時會忽略了的。■

jhqq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銀色話題1297A.jpg - 銀色話題
銀色話題1297B.jpg - 銀色話題
銀色話題1297C.jpg - 銀色話題

1987年8月16日出版
(TTV電視周刊1297期 P146~P148)
銀色話題:
國片又起一窩風熱潮
●文/楓紅
暑假,原是被電影界寄以「重望」的熱門大檔,但是今年暑假至今為止,除了開頭有「報告班長」出人意料的驚人賣座之外,接下來祇有「東方禿鷹」、「大頭兵出擊」等少數影片有令人滿意的票房成績,其他片子的賣座都不理想。
尤其幾部原被看好,以年輕人為主角的所謂「青春片」,如「我有話要說」、「我的志願」、「白色酢漿草」等連續推出後,不但票房上未如早先幾部同類型,大受歡迎的「黑皮與白牙」、「校園檔案」等片一樣的掀起高潮,相反的,票房上大為失敗,簡直祇能以「慘不忍睹」來形容,實在大出許多人的意料,許多片商也因此而陣腳大亂。
「陣腳大亂」的原因是因為「黑」、「校」等片賣座之後,立刻引起國片一片「青春片熱」,大量開拍同類型的影片,而且想盡辦法趕在暑假檔推出。
其實國內片商一向如此,歷史不斷「重演」,比方去年暑假,國片籠罩在一片「殭屍潮」中,而再早的「兒童片」、「鄉土片」……等,也是如出一轍,其結果也都和這次沒什麼兩樣,除了一、兩部趕拍快,早推出的片子,也許還可以「搶帽子」,趁觀眾「餘韻」未消時,勾起觀賞的慾望而賣出不錯的成績外,後面一連串推出的同類型影片,往往就弄膩了觀眾的胃口,而大遭「滑鐵盧」。
然而片商也似乎永遠學不了「」,明知一窩蜂的濫拍、搶拍,絕佔不了好處,但仍然「不改其性」,以今年台產片為例,不但「青春片」為熱潮,「報告班長」的賣座,也立刻掀起「軍教片」的風潮,一下子,同類型影片不約而同的被搶拍,或計畫拍攝,到時是否又會出現如「殭屍熱」、「青春熱」同樣的結局?實在令人擔憂!
午馬是「亞帝」熱門人選?!
提起午馬,大部份的觀眾會有些許的印象。
「好像聽過,是不是老演反派的那個?」
這樣一個不給人家留下特別印象的演員,今年卻被視為「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的熱門人選。如果說,「最佳男主角」是「影帝」,那麼「最佳男配角」,該稱之為「亞帝」了。
說午馬是最熱門的「亞帝」人選,是因他在今年的幾部金馬獎熱門影片中,都有令人側目的表現。
其中最受注目的片子是程小東執導的「倩女幽魂」,他演個不屑塵居,終日混跡鬼界的老道,不但造型突出,演技尤其精湛,表現令所有的人都讚譽不已,許多看過該片的同行,甚至才發現:香港電影界居然有此演技突出之人物,而大加讚賞。
另外尚未推出的「中國最後的太監」,午馬演個老太監,據看過的人表示,他的演技搶盡了男主角莫少聰的風采。
午馬從影二十多年,限於外型,一直沒有當男主角〈不論少年、中年、老年〉的機會,不過由於演技突出,一直是許多導演相當著重的主要配角人才,尤其早年演反派,堪稱一絕。
他的才幹並不侷限於「」方面,相反的,他在導演及策畫方面,也早已顯示旁人難及的「統籌」才華,而為香港電影界所重視,他早年和洪金寶是好友,兩人在電影上結成相互研討、支持的患難之交,加上午馬生性淡泊名利,甘居幕後,因此成了洪金寶的「最佳拍檔」,多年來,對洪在導演及製片方面,給了極大的幫助,只是始終不為外界所知而已。
這些年來,午馬一直是洪金寶自己「寶禾公司」的主要策畫大將,幾乎洪之主要事業,他都參與籌畫;洪金寶也默許午馬另外和其他香港電影界的一些主要人物創作,據說潘迪生初組「德寶公司」,找岑建勳來主持整個組織,岑乃拉了洪金寶、許冠文等人,但真正在各方面給予最大支援的,其實是午馬,午馬主要也是衝著洪金寶的面子才插手的。
另外,和午馬接觸頻仍的,是有「鬼才」之稱的徐克,幾乎他的創作中,都少不了午馬的參與,前年的「上海之夜」、去年的「刀馬旦」、今年的「倩女幽魂」,午馬飾演的角色,不但戲份愈來愈重,據瞭解,他更在幕後的策畫、導演……各方面都插手,祇是和拍洪金寶片子一樣,午馬從不「出名」而已。
其實午馬也獨當一面,也曾導過片子,今年年初賣座很好的喜劇鬼片「表哥到」就是他的作品,而今年下半年,他還要導一部仍然是以鬼為題材的「黑色喜劇」,不過看來如果真如大家預期的,徐克肯改變初衷,讓「倩女幽魂」參加金馬獎報名,加上「中國最後的太監」,午馬不論以那部戲被提名,都將備受注目,成為熱門的「亞帝」人選。■

jhqq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銀色話題1292A.jpg - 銀色話題
銀色話題1292B.jpg - 銀色話題
銀色話題1292C.jpg - 銀色話題
銀色話題1292D.jpg - 銀色話題

1987年7月12日出版
(TTV電視周刊1292期 P146~P149)
銀色話題:
暑假檔院線大搬風
●文/楓紅
跨入七月,電影業者寄望甚高的「暑假檔」也隨之開始了,可惜除了「報告班長」出奇的賣座之外,其他片子的票房都不太理想,於是產生兩個「後遺症」。
其一,由於「報」片的賣座,立刻引起電影界一窩蜂「見賢思齊」,不約而同的把製片方向朝向軍教片,目前在籌備中的軍教片據說就有六、七部之多,而且都抱定了:快拍、先上的主意。可以想見的是,最慢,在暑假末期,此間電影界將充斥一片「軍教片」,到時,小孩的口頭禪不是「對呀!」「傷腦筋」,只怕要被「報告」、「立正」所取代。
這種情形,多年前也曾發生過,一部「成功嶺上」大賣其錢之後,也立刻興起一陣「軍教片風」,許多同類型的片子相繼出現,但因趕拍,水準及品質都不好,結果最賣座的,還是「成功嶺上」,後面「跟風」的片子,頭一、二部還勉強「撈」了點,後面也有「垮」得很難看的,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句話在此間電影界似乎並不管用?!
而另一個「後遺症」就是「報」片的賣座影響了其他片子的票房,結果更影響了院線的組合。
在上期本欄,我們提到由於缺片,但院線又太多,因此形成暑假有許多片子「雙線聯映」的特殊現象。
「雙線聯映」的好處是:如果片子賣座,「收入」就很可觀,相反地,如果片子不受歡迎,則那麼多的戲院、虧損更大,因而往往就沒法維持太長的檔期。
比方說國片通常「一檔」是一個星期,好一點的片子就會演個兩周、三周。而「雙線」作一周,就等於一線作兩周……以此類推,若是賣座好的片子,雙線、兩周還無所謂,若是賣座不好的片子,院線就非常吃力。
以暑假第一檔為例,「報告班長」最早是預定「雙線」兩周的檔,也等於「一線四周」,最初大家還擔心這部沒卡司、小成本的片子,可能支持不了那麼久,孰料「小兵立大功」,票房好得不得了,結果「雙線」到了第二個星期票房仍然高懸不下,片商、戲院商當然也捨不得就此罷手,但是後面的片子已經排定七月四日,同兩線上「頭兵出擊」,這部片子的老板一樣是「報」片的老板──握有「大世界」檔的蔡松林,這下「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可難煞小蔡。
而相對的,同一檔國片其他片子賣座都不靈光,因此原先排定的兩個星期檔,多半難以維持,有的戲院商想提早下片,但後面又無片可上;有的「龍尾戲院」〈即每條院線的附屬戲院〉,又想「中途倒戈」,跑去別的院線……結果造成院線一陣大混亂。
最後幾經折衝、商量,國片六條院線,才到了暑假第二檔,就出現了和最早預定的片單及組合完全「面目全非」的新局面,整個院線「大搬風」,原先跟A線的,可能跑到B線去,原先和C線聯映的D線,可能轉和E線聯映,而原先應放F片的,又可能改演G片……真是一片混亂。
一般預料,這種混亂不會立即結束,電影市場本來就像賭博一樣,風雲迭變,誰也不知何時會發生什麼變化。
洪金寶重振「智囊團」
由於曾志偉自立門戶」,和阿倫泰迪羅賓等人合資組成了「好朋友公司」,專門從事電影製作的事業,連帶地,影響了洪金寶身邊的「智囊團」。
過去幾年中,曾志偉一直是洪金寶頗為倚重的「左右手」,他和午馬兩人是洪金寶名下「寶禾公司」的「左右丞相」──專門幫洪金寶策畫新片、監督影片製作及打理各種行政要務……等。
但到了後來,曾志偉私務愈來愈多,「獨立」的意願也益發明顯,一度嚴重影響了「寶禾」的內部業務,直到今年三月,曾志偉特地跑到菲律賓,和刻在當地拍「東方禿鷹」外景的洪金寶深入的長談,直接表達想自立門戶的意願後,洪大哥倒是十分支持,同時積極尋找接替他的人選。
幾經挑選、再加以討論、組合,「寶禾」的內部人事有了「全新的組合」,據洪金寶表示:主要「策畫」重任,將由午馬、「製片經理陳佩華及編劇黃炳耀三人主掌,他們的工作是策畫公司的各項製片計畫,並加以審核,同時在進行時擔任監督及控制重任。
另外,他也找了導演黎大煒〈拍過「靚妹仔」、「午夜麗人」、「猛鬼出籠」、「盡訴心中情」……等片〉專門負責「寶禾」的各種行政工作,並且直接主管影片後期的包裝宣傳、發行……等各項工作。
這個「新的組合」,除本身早具備豐富的實際經驗之外,更帶進新的觀念及作風,企圖令「寶禾」呈現全新的局面,拍出更好的片子,洪金寶對這些人是抱以很大的期望的。
港星宣傳帶動電視綜藝大戰
儘管某些人對港星每逢上片才來台北作宣傳的作法,總不以為然,認為太過現實,其實這種想法未免失之過偏,因為他們的工作地區畢竟是在香港,若是沒事,沒理由丟下工作跑來台灣;若說「到上片才宣傳」是現實,其實不光是港星,國片明星在國內、或到星馬;甚至外國片的明星在世界各地,採用的也全是同一手法!
明星宣傳,當然利用各種傳播媒體,其中電視是最快、範圍最大的一種,因此成為大家最喜歡利用的一種「工具」,尤其國內幾個熱門的綜藝節目,是明星為宣傳而勢必爭取的目標。
最近幾個黃金時段對打的綜藝節目──如周日八點的「我愛彩虹」與「鑽石舞台」;周四晚上九點半的「雙星報喜」與「綜藝大亨」;周六八點的「黃金拍檔」與「周末派」等……,都在報紙的「推波助瀾」、刻意渲染其「對仗情況」之下,競爭激烈。
為爭一口氣,以期在最直接反應觀眾好惡的「收視率」上能有所超越,每個綜藝節目每周都不斷翻新花招,但是電視演藝人員的表演再怎麼變,好像也難滿足觀眾的胃口,於是電影明星就成了搶手的「剌激物」,而成各綜藝節目爭取的對象,港星的「新鮮度」更勝台灣演員,被爭取的情況更熱烈。
於是每當有港星來台宣傳時,都會遇上各電視綜藝節目彼此「搶奪」的熱況,但是由於時下一般綜藝節目均各有其固定型態,加上多數以短劇為主,明星上電視,往往得配合其原先形態,不是耍寶,就是出糗,一些比較顧及「形象」的明星就比較難以接受,於是名氣愈大的明星,上電視率也愈低。
愈是如此,大家更視為珍貴,反而更極力爭取。接下來一些傳聞陸續要來的港星,如鍾楚紅茱莉尼克森……等,已成了新的爭奪對象,看來今年暑假不但電影界很熱鬧,電視界也夠火爆的了。■

jhqq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銀色話題1284A.jpg - 銀色話題
銀色話題1284B.jpg - 銀色話題
銀色話題1284C.jpg - 銀色話題

1987年5月17日出版
(TTV電視周刊1284期 P140~P142)
銀色話題:
瞎子電影電影街奇觀
●文/楓紅
日前電影街傳出一則笑話:謂某業者於辛苦工作之後,想找位盲人按摩師前來按摩一番,結果等了好久的時間,才有一個按摩師姍姍來遲。
業者覺得好奇,就問:「怎麼今天你們的生意那麼好,幾乎找不到人來上工?」
該按摩師就回答:「不是啦!今天我們大多數的同行都去看電影了。」
看電影?」電影業者忍不住對按摩師的墨鏡看一眼,然後一份興奮之情油然而興,高興的說:「哇!連你們都對電影產生看的慾望,看來中國電影真的有希望了,對了,到底是那部片子這麼有吸引力,居然連你們都放下生意不做,光去『』電影了。」
那位按摩師就很不好意思的回答:「不是啦!其實是這麼回事,有家電影公司和我們公會連絡說有部台灣英雄電影請我們捧場,舉凡去看這部電影的同行,事後可以票根向電影公司換一千兩百塊的酬勞,你想想看,這種「生意」多合算,在戲院坐兩個鐘頭,就可得一千兩百元,比我們上工好賺得多了,所以大多數的同行都跑去看電影了,客人要想叫按摩師,就找不到了。」
這則笑話,如有雷同,純屬傳言。
萬梓良專撿周潤發剩下的?
由於英雄片流行,香港幾位戲好、型好的小生全成了片商爭取的對象,於是如周潤發、李修賢、萬梓良、劉德華……等,全成了搶手貨。
但是由於每個人對接戲的態度不一,「忙碌」的情形也不一樣。
李修賢雖然找的人多,但他一向自導、自演,而對自己導、演的劇本及影片水準要求非常嚴格,因此一向產量極少,一年頂多兩、三部片子,最近又得雷覺坤之資,自立公司,當起老板,拍戲的標準愈高,當然更不可能接別人的戲,因此儘管找他的人多如過江之鯽,他卻推得多、拍的少,一年仍以兩部為限。
劉德華卻因有經紀人在背後替他策劃一切,演藝發展採多元化,不但拍電影,對唱片、電視也有發展的雄心,為了未來大好前途著想,經紀人不擬「急功好利」,因此嚴格「管制」他的片約,除了和「嘉禾」簽下條件優厚的基本合約,對外界的片約則以嚴格挑選的方式,「過濾」汰蕪存菁,因此儘管熱門,但片約還不算多。
而相形之下,周潤發萬梓良則就忙得簡直到了「來者不拒」的地步,就是幾乎什麼片約都接,有時可能一部戲祇客串幾個鏡頭,但因酬勞給得高得令人難以抗拒,或者有的是實在推不了的「人情」,他們就接了。
於是這一年多來,周潤發成了香港最忙的演員,最高紀錄有同時拍四、五部戲,「幾天幾夜忙得沒闔過一下眼睛,已成家常便飯。
有人勸他:要慎挑劇本,以免接戲太濫,反而自限電影前途。
發仔卻表示:年輕時窮怕了,又早看穿電影界的現實,藝人生命有限,不如趁能撈就狠撈一票。
而另一位小生萬梓良居然對發仔這種「賺錢哲學」十分傾服,而公開揚言:
「發仔,我以你為榜樣,向你看齊。」
同時萬子還公然表示:他自知自己無法和發仔相提並論,但他不介意撿周潤發「剩下的」,畢竟電影圈這麼大,誰也沒法一口氣吃光所有的飯,而他不如周潤發那麼紅、胃口也沒那麼大,所以祇要是撿撿周潤發指縫間漏下的片約,就已夠他撈的了。
同時為別於周潤發,萬梓良不介意在銀幕上接反派角色,如此才不會和周潤發的型、路衝突,反而更增加他的機會呢!說來萬梓良的頭腦可真靈活!■

jhqq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銀色話題1280A.jpg - 銀色話題
銀色話題1280B.jpg - 銀色話題
銀色話題1280C.jpg - 銀色話題
銀色話題1280D.jpg - 銀色話題

1987年4月19日出版
(TTV電視周刊1280期 P154~P157)
銀色話題:
楊惠姍泰極否來
●文/楓紅
易經有句話「否極泰來」,形容人的氣、運衰到極致,就會逐漸好轉;但是同樣的,人若達到顛峰,早晚也有逐漸下坡之勢,一消一長,就是中國「太極」強調的宇宙生命運轉之理。
所以有人說:人太得志之後,掛往暗隱其憂,這種情形,又以演藝界最多,而其中代表中國電影最高榮譽的「金馬獎」,更是具有代表性,君不見許多演員在拚全力贏得金馬獎殊榮後,反而因別人賦以最高的藝術期望而難再現佳績,時時被人嘲以「退步」,或者「無法突破」,同時更拘泥於「影帝」、「影后」之名,不敢隨便按戲,因此無形中專住於「遠商業」的電影,於是在票房方面,自然難造紀錄,反而被譏以「票房毒藥」,自限前途。
這種例子許多,如過去的恬妞張艾嘉王冠雄……都是其例。
而最近這種情形也顯現在「三料影后楊惠姍的身上。
說「風光」,打從三年前和張毅首度合作「玉卿嫂」以來,楊惠姍的聲譽,無人能駕乎其上,加上她個人的努力以及因緣際會,她在兩年之中連拿三項最大獎的「后冠」,其名氣被棒至空前未有的最高峰。
但是「命運」也經常和人開玩笑,「得志」之後,緊隨而來的往往就是挫折、失意,楊惠姍似乎就被命運開了最殘酷的大玩笑,去年終其一年祇拍了一部「我的愛」,努力和以往並無二致,其表現也不遜於過去,但就因她和張毅之間難容於社會禮俗的私情,而成了眾矢之的,連帶也影響到她個人形象,以及電影事業的發展。
首先是在金馬獎上遭到挫敗,接著電影票房跟著滑落,加上輿論的力量,給予她精神上最沉重的打擊。但是外表沈默、纖弱的楊惠姍,其毅力之強,卻是鮮有人及。
在情感方面,她仍然和張毅情難已,在電影事業方面,則更堅決的表現了「合作到底」的決心。
楊惠姍和張毅偶爾成雙入對的出現公眾場合,當面對別人批評的眼光與竊竊私語,楊惠姍雖尚會略顯不安,而張毅則以其一貫的孤傲環視周遭,彷彿刻意向自認「衛道者」挑戰:看你們能奈我何
然而在電影事業方面,他們卻無法我行我素,因此楊惠姍「有張毅才有我」的過分堅持,反而自毀前途,自「給前夫的一封信」風波以來,至今將近一年,原先好幾部計畫以她為主角的片子,至今都沒開拍的跡象。
如「怨女」是去年就已通過由她演、張毅導的大成本製作,但後來中影顧忌輿情。要求換掉張毅,楊惠姍卻以「同進退」堅持嚴拒,中影表面不好,違逆其願,但私下則作了「既然如此,乾脆不拍」的打算,而且接受另一導演楊德昌提出由同一作者、同一題材改編的「金鎖記」取代,女主角改為林青霞
但因中影和楊惠姍簽有合約,因此乃邀她參加「風蕭蕭」之演出,不料卻為楊惠姍所拒,於是楊惠姍等於自斷了中影的演出機會。另一方面,礙於「三料影后」的身分,不是很好的劇本不能接,價錢方面又難降低,即使一般獨立製片有心找她,也難請得起。
因此直到目前,講定的祇有一部馬鴻永當老板的「霹靂菩薩」,但這部片子至今又沒消息了,據說一方面因馬老板尚未找到投資者,一方面也因片商對楊惠姍缺乏「票房信心」,於是在大家都不怎麼「熱衷」的情況下,就無聲無息地沒有了消息。
就這麼的,空有三料影后的「盛名」,楊惠姍卻待在家中沒得發揮,說她「泰極否來」並不為過。
任達華承認離婚
任達華的個性頗令人難以捉摸,尤其最近情緒上的表現,頗招人議論。
前一陣子,他忽然注重起自我宣傳,先是和鄭裕玲合拍「親熱照」,接著和鄭少秋爭戲分,又為了出鋒頭,兩人在人前人後互以對方私生活為攻訐的話題,結果雖然真的達到引人注目的目的,但手法並不高明。
其實華仔的個性是有點抑鬱、內向的,對許多事有點揮灑不開,和鄭少秋合演「杜心五」時,心中就唯恐秋仔鋒頭蓋過他,不時以尖銳言辭和秋仔作對,結果反而表現自己沒風度。
而當他批評鄭少秋的婚姻、肥肥的懷孕時,卻對自己一直令外人撲朔迷離的婚姻保持沈默。
華仔結婚好多年了,但婚後不久,妻子就隻身赴美,說是去進修,但盛傳夫妻之間情感發生了問題,但任達華說什麼也不承認。
兩人各分兩地,一分就是好幾年,之間任達華不但從未去看過太太、太太也沒返港和他團聚過,甚至連平時言詞間,任達華也從未主動提起過「我太太如何」。
近幾年,他甚至以「單身」自居,尤其今年年初神祕赴美一趟,說是旅遊,有人卻懷疑他終於去找太太解決其婚姻問題。果真,回港後,華仔個性大變,作風開放、主動許多,尤其談到情感,他很理直氣壯的表示有自由擇偶的權利,大家都猜他:可能已辦妥離婚手續。
不過每次被問及此事,他仍然保持一貫沈默,直到目前,終於被追問不過,在某報記者面前說漏了嘴,承認「已正式離婚」。但一說出,他又立刻再三哀求對方千萬別對外洩露這事。
演藝圈是沒「祕密」可言的,這個消息還是傳出來了。■

jhqq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銀色話題1276A.jpg - 銀色話題
銀色話題1276B.jpg - 銀色話題
銀色話題1276C.jpg - 銀色話題
銀色話題1276D.jpg - 銀色話題
銀色話題1276E.jpg - 銀色話題

1987年3月22日出版
(TTV電視周刊1276期 P142~P146)
銀色話題:
徐克成沈迷科幻特技
●文/楓紅
倩女幽魂」是導演李翰祥早年極具代表性的一部古裝片,取材於清代著名小說「聊齋」中的一則「小倩」,內容敘述一位書生誤入一間鬼宅,而與美麗女鬼相戀,但女鬼卻受制於一群惡鬼而不得超生,最後書生利用陽間神力、利器打敗惡鬼、令幽魂還陽,有情人終成佳眷……。
當年,片中的男、女主角是趙雷樂蒂,樂蒂以清新、古典的造型及婉約、可人的演技,不但因本片而在國內影壇一鳴驚人,被封為「古典美人」,本片更被「邵氏」送往法國參加坎城影展會外賽,令外國人首度對中國古裝片有個認識,更對樂蒂的中國女性美,大為傾倒,對樂蒂及李翰祥而言,都算是在中國影壇肯定地位的重要作品。,
但是時隔多年,許多人已經淡忘了這部電影的存在,惟有被香港人視為「怪傑」之一的徐克,卻對這部片子情有獨鍾,多年來一直想利用原故事重拍。
徐克本人對這部片子的喜愛,主要是看中其人、鬼相戀的浪漫,認為可拍成美麗的古裝文藝片,而後面鬼與神力相鬥法的動作特技部份,又可以增如影片的娛樂性及剌激性,不會使片子過於沈悶。
這個心願,「祕密」地存在心底許多年,終於在去年年底付諸實現。前幾年香港,影界為時裝、喜劇片天下,古裝、文藝片幾無立足之地,徐克的才華雖為人肯定,但也絕無老板肯輕易拿錢讓他「」,何況古裝片再加上特技,耗資絕對不少,徐克當然不可能有能力「自費」拍攝。
直到去年,他得到「新藝城」、「永佳」等公司投資老板雷覺坤之支持,成立「工作室」製片公司,加上他「工作室」拍的幾部戲──「英雄本色」、「刀馬旦」都賣了錢,在票房方面給了老板信心,重拍「倩女幽魂」的心願才得以實現。
於是他自己當導演,用了張國榮王祖賢分飾男、女主角,於去年年底開拍這部片子。
依照徐克的原意,著重在人、鬼相戀的文藝部份,有意拍得浪漫、動人。過去徐克拍的「蝶變」、「新蜀山劍俠」都是古裝、動作,但是其中仍有著令人讚嘆的美麗、動人的文戲部份,如「蜀」片中鄭少秋和林青霞在山洞中一見傾心的部份。
「倩」片如今接近殺青階段,文戲已經拍完,參加「倩」片演出的演員表示,果真拍得又美、又浪漫;而當進行到書生到「枉死城」去救小倩的部份,和惡鬼大戰的動作戲,結果徐克「好誇張」的老毛病又「發作」,「倩」片中的惡鬼在現代電影進步的科幻特技設計下,變得法力無邊,猙獰多變,其花樣之多,令人眼花撩亂,和過去拍「蜀山」一樣,拍到後期,重心全放在特技上,自己「玩」得不亦樂乎,幾乎難以罷手,因此有人開玩笑:
「等徐克『玩』夠了,完成後的片子不知成什麼德性?!」
也有人擔心,最後可能和「蜀」片一樣,後面特技場面愈弄愈大,反而變成科幻片,難以收場,掩蓋了前面文戲的光芒。這是過去徐克拍片常發生的事。
捲毛和潘迪生「貌合神離」
捲毛岑建勳和「德寶」老板潘迪生產生齟齬的說法,已經傳了好久了,但是兩個當事人始終沒有正式承認,但在最近,這件事忽然「明朗」化。
岑建勳是「德寶」成立的主要「大功臣」,當時若非他居中拉攏潘迪生與洪金寶,就不會有「德寶公司」的成立,因此之故,他成為「德寶」的重要股東之一。
但後來,因和潘迪生「爭權」,兩人之間暗流洶湧,加上後來洪金寶,許冠文先後「退出」「德寶」的「幕後策劃」,令真正「實權」集中潘、岑二人之手,兩人各為己權,對立情況更加尖銳。
但是到底潘迪生是出錢老板,雖然他對電影比較外行,不過「出錢的聲音大」,因此「捲毛」心中再不服,才氣再高,還是不得不聽命於潘迪生,久而久之乃思「另闢蹊徑」,另起爐灶。
今年過年,首先是「德寶」團拜上不見捲毛,接著捲毛自立「編導製作社」,宣佈和徐克的「電影工作室」合作,於三月底開拍「我愛瑪利亞」,由鍾志文導演,他和徐克聯合掛名監製,並參加演出,而由葉蒨文擔任女主角,以「編導製作社」及「電影工作室」聯合出品。
這個宣佈,曾引起「德寶」及「新藝城」兩大公司公然表示不滿,但岑建勳卻表示堅持不受任何一方的牽制,他說:
「我和徐克是多年好友,以後我們會密切的合作,我們都是只求工作愉快的人,電影界不應有『誰擁有誰』這種觀念,更沒有誰是『老大』,任何人想以『家長』的態度來控制別人是行不通的。」
這番話,很顯燃是沖著潘迪生及「新藝城」的麥嘉而發的,以表明他和徐克都想在行政及財務各方面「自立門戶」,脫離「德寶」及「新藝城」的控制,而捲毛和潘迪生之間的「分裂」,至今是再明顯不過了。
而於二月底,「德寶」老板潘迪生卻於「富貴逼人」的慶功宴上公然宣佈:「德寶」董事局原有三位成員:他自己、洪金寶及岑建勳,而後加入谷薇麗梁衛民而成為五人,他自己已改任「非行政主席」,也就是說今後不再親手處理公司大、小事情,祇決定戲的開拍與否,其他瑣事交給別人去做。,
潘迪生並強調:「德寶」對內、對外已上軌道,片源足以排至五月,海外市場也有完整發行網,因此也不必再花太大的心力在電影上,可以分心去處理其他事業。
潘迪生更強調:「德寶不再靠一人的力量,已進入了企業化發展,必須靠群策群力促進片務。」
對這番說詞,捲毛似乎不以為然,他對自己未參加「德寶」團拜也有一番說詞。
「有了那麼多『老大』出席就夠了,不多我一個、也不少我一個。」
岑建勳更再三強調:他一向「我行我素」,他和徐克對電影有相同的理想與狂熱,因此覺得電影界不應劃分界限,而應共同為電影蓬勃發展而合作、努力。
「再說我以私人身份和徐克合作誰也無權干涉。」
這種說法,不知是否為潘迪生及「新藝城」所接受?但以捲毛和徐克的個性,他們也不在乎別人的介意與否,反正他們的合作是成了定局,至於他們各自和「德寶」及「新藝城」之間的關係,就耐人尋味了!
劉家良成麥嘉「右手」
劉家良當年在「邵氏」曾經「風光」過相當時日,喜歡拳腳片的影迷應該不會忘記,像惠英紅劉家輝……等動作演員,都是由他一手捧紅的。
但曾幾何時,民初拳腳片走下坡,邵氏沒落,劉家良也「英雄無用武」之地,沈寂一段時間,後來終難坑中共的「統戰」,也返回大陸,以李連杰為主角,拍了「南北少林」,今年年初還跟著李連杰到日本大肆宣傳,也出了相當一陣鋒頭。
可惜「南」片在港、日推出放映後,口碑及票房都未如理想,劉家良在大陸電影界的前途也因此大打折扣,同時由於對於大陸電影工作方式及環境始終沒法習慣,和絕大多數返大陸拍戲的香港導演一樣,劉家良是又後悔、又怨懣,最後還是決定重返香港電影界發展。
回到香港後,憑劉家良在香港電影界的關係,很快就和各家電影公司搭上線、但是最後卻進了「新藝城」,先幫麥嘉設計「橫財三千萬」中的動作場面,據麥嘉表示,「拍完這部片之後,要讓劉家良執導一部片子,當然得先由他提出合適的劇本。」
因此,劉家良今年會替「新藝城」拍部戲,是可以確定的。
不過據瞭解,在劉家良進入「新藝城」之前,曾被岑建勳小小「戲弄」一番。原來劉家良曾先和捲毛有過接觸,捲毛曾親口答應,「你拿個劇本來,德寶替你出錢拍。」
事隔一陣子,劉家良興緻勃勃的準備好劇本,到「德寶」找捲毛,結果沒見到捲毛,而「德寶」新董事之一的谷薇麗則明白表示:「根本沒聽說過有這件事」,當下弄得劉師父好糗,才轉和麥嘉聯絡,當然劉家良心中對捲毛,就不無芥蒂了。■

jhqq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銀色話題1273A.jpg - 銀色話題
銀色話題1273B.jpg - 銀色話題
銀色話題1273C.jpg - 銀色話題
銀色話題1273D.jpg - 銀色話題

1987年3月01日出版
(TTV電視周刊1273期 P146~P149)
銀色話題:
富貴在港逼人
小兵喜立大功
●文/楓紅
年過了,寒假也結束了,電影界視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大檔,也近尾聲。
在今年的春節檔中,台港兩地都有出人意料的結果發生,如台灣春節檔中,「新桃太郎」以全無大卡司的情況下,居然跑個「頭馬」,締造下令人側目的高票房,這真是叫專家跌破眼鏡的事。
而香港方面也有類似的「意外」出現,即「德寶」出品的「富貴逼人」,居然以「黑馬」姿態創下港幣兩千五百萬左右的高票房紀錄,在同檔影片中跑了個第二名。
也許有人以為「祇不過跑了個第二名」,而該檔賣座第一的「龍兄虎弟」已打破去年暑假才被「英雄本色」創下的香港開埠以來之最高賣座紀錄──三千四百六十多萬港幣,而以三千五、六百萬之驚人賣座而拔得頭籌。
相形之下,「富」片票房整整相去一千萬港幣,實在並不能算太好。
但電影界卻不如此看法,主要原因是雖然「富貴逼人」比「龍兄虎弟」之大賣尚有相當距離,但是「富」片本身不論卡司、製作成本、花的時間、人力……各種投資,不但不能和「龍」片相比,甚至比該檔其他影片,如「衛斯理傳奇」及「海市蜃樓」,都相去甚遠。
而且對「德寶」本身而言,「富」片的賣座卻是個「意外」。
因早在過年前,本刊「電影街」曾提過,最初「德寶」計畫在香港推出之賀歲片,是由其當家花旦楊紫瓊主演之「中華戰士」,後來因聽說「海市蜃樓」在題材、取景方面相近,加上同檔其他影片如「龍兄虎弟」、「衛斯理傳奇」都來勢洶洶,怕相形失色,而臨時以,「富」片「代打」,原意是「以小博大」,就算輸了,也不丟人。
誰知道片子推出之後,居然「小兵立大功」,頗受香港觀眾的喜愛,而創下高票房,雖未及「龍兄虎弟」,但是卻大勝卡司、成本都高出太多「衛斯理傳奇」,真是太意外了。
到底「富貴逼人」何以這麼受香港人歡迎呢?
一般人認為「富」片內容主要敘述,一對低收入的夫妻因買香港獎券「六合彩」而大發其財,由貧而富的故事,取材很能滿足香港中下階層「一夜致富」的幻想,而且片中人物的生活背景和大多數人十分接近,對觀眾而言,很具親切感,因此十分喜歡。
這種情形,就和去年台灣導演林清介拍了一部「瘋狂大家樂」,一樣以取材於現實生活小人物的際遇,再加一點點渲染,一點點幻想,很令觀眾在哈哈一笑的自嘲之下,還能有份現實無法實現的滿足感,因而大受歡迎。
當然「富」片的導演高志森在當初決定拍攝這部片子前,自己也沒想到會有這種結果,事實上,有人指出這部片子的架構和三、四十年代有部舒繡文主演之國片非常相似,也是以小人物買彩票一夜致富,又忽然失去,而飽嚐現實社會人情冷暖滋味的故事,因此有人懷疑高志森之靈感即得自該片。
但是高志森對這些「質疑」、議論並不以為意,因為他正沉醉於「勝利的喜悅」中,同時由於這部片子的成功,而令高志森頓成香港電影界之「福將」,而成搶手的熱門人物。
其中最熱絡拉攏的,就要屬「新藝城」了,高志森當年就是由「新藝城」起家,以拍「開心少女」系列影片而受重用,結果「德寶」成立後,以重金〈包括百萬年薪及片酬、分紅另計〉「挖角」,高志森不但自己「跳槽」,同時還帶走「新藝城」力捧之「開心少女」中之羅美薇李麗珍等人,一同跳往「德寶」,而令「新藝城」對高志森跳腳,大罵不已。
而高志森到了「德寶」,拍過「我已成年」等青春片,成績平平,不料一部小成本之「富貴逼人」卻賣了大錢,成了電影界紅人,如今各方都在拉攏他,可惜他和「德寶」尚有一年之合約,因此約滿之前,他是不可能有所變動的。
但是這並不妨礙他「日後」的打算,據瞭解,私下高志森已和「新藝城」有了「默契」,即他和「德寶」一約滿,就立刻回「新藝城」旗下,當然這中間「新藝城」允諾的條件必定比「德寶」高出許多,才能打動高志森「鳳還巢」。
有人說:「電影界最現實」,又說「電影界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永遠的敵人。」由高志森身上,可得證明。
「富貴逼人」賣了錢,除了導演高志森最開心,獲「利」最大的,則是投資的「德寶」。
「德寶」成立三年以來,除了少數幾部如「小蝦米吃大鯨魚」等片大賣之外,一般片子的賣座平平,但是其公司因在港、台等地均組成院線,為維持院線,而必須有充足之片源,但拍戲、付戲院租金、人事開銷……等都是耗錢甚鉅,因此據內行者保守之估計,這段期間,「德寶」賺少賠多,約要賠下去一、兩億港幣。
尤其去年以鉅資拍的「中華戰士」,結果過年在港又不推出,在台灣又賣的淒慘,損失約在一千多萬港幣,對「德寶」財力之打擊自然極大。
甚至有人預測:「德寶」過了年之後,就很難過了。
不料一部「富貴逼人」賣了大錢,等於救了「德寶」一命,德寶由「富」片可得之利潤一千多萬港幣。
同時經此「鼓勵」,「德寶」老板潘迪生又雄心勃勃的表示:「德寶」今年將開拍三十部片子,以維持該公司在香港的院線所需。
這三十部片子,由三組人負責,其中「捲毛岑建勳負責十二部、總監谷薇莉負責八部、高志森的「三人小組」負責四到六部,,另外「德寶」要和「邵氏」合作六至八部戲。
不過這些數字目前尚在「紙上作業」階段,到底能否如計畫實現,還有待時間之證明。■

jhqq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銀色話題1272A.jpg - 銀色話題
銀色話題1272B.jpg - 銀色話題
銀色話題1272C.jpg - 銀色話題
銀色話題1272D.jpg - 銀色話題孫小毛E046A.jpg - 嘎嘎嗚啦啦
孫小毛E046B.jpg - 嘎嘎嗚啦啦

 

⑴「新桃太郎」走童話路線。
⑵孫向瑩一炮未能打響。
⑶「新桃太郎」很具東洋味。
⑷臭皮的可愛也未能增加「孫」片票房。
⑸「新桃太郎」有很多噱頭。
1987年2月22日出版
(TTV電視周刊1272期 P136~P139)
銀色話題:
新桃太郎魔宮大挫孫小毛
●文/楓紅
過年,台北推出六部國片中,台產片祇有兩部──「孫小毛魔宮歷險」及「新桃太郎」。
說來也巧。兩部片子全是以兒童為對象的童話片,不過,更巧的是,兩片的取材全非「土產童話」,而故事背景、人物造型更是分別以日本及西洋為主。
但是不湊巧的是這樣兩個構想、對象……接近的片子,在台北上演之後,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新桃太郎」大賣,據片商自己表示,到下片為止,「新」片的票房應有四千多,甚至五千萬台幣。
而相對的,另一部童話片「孫小毛魔宮歷險」卻賣座很差,據電影界人士的「保守」估計,「孫」片到下片為止,投資者可能連宣傳、拷貝費都收不回來,當然更遑論「孫」片的直接製作成本──一千七、八百萬台幣了。
換句話說,投資、發行「新」片的老板蔡松林,可因該片而大賺一筆,扣除「新桃太郎」的製作成本,加上宣傳、拷貝費……等,一共是三千萬左右,但「新」片光台北可收入四千多萬,而因其中、南部的「點數」相當高,據說達到兩點,即全省的總收入就可達八千萬,而分帳之下,小蔡還有好幾千萬可收,扣除成本,可不是大賺了一筆?
而小蔡在去年上半年投資不少片子,有賺有賠,但是最後「老虎來了」,卻令他賠得元氣大傷,大約要損失一、兩干萬,而幾令他暫時不能再言拍片,不料一部「新桃太郎」又令他「起死回生」,絕地逢生。
這個情形和徐楓去年拍「好小子」第一集時的情況,如出一轍,因前面「老少江湖」令她賠得鼻青臉腫,幾乎公司都要收攤了,誰知「好小子」大賣其錢,她又大收,於是再度興致勃勃,大展鴻圖,電影的可愛就在一夜可叫人傾家蕩產,也能一夜大發其財。
所以本來蔡老板已經對拍片有些意興闌珊了,不料「新」片給他帶來生機,於是這陣子又見他活躍於電影街,同時更積極的宣佈「新年新計畫」──預定繼續拍片,同已同時計畫好幾部戲的籌備,一副大展鴻圖的模樣。
相對的,「孫小毛」的老板──「年代影視」老板邱復生的運氣可就差了,尤其事先在「孫」片拍攝及宣傳過程中「邱老板一直表現得信心十足的模樣。
如果大家記憶不差,就會記得早在去年下半年,「孫」片在籌備、拍攝過程中,該片已展開凌厲的宣傳攻勢,尤其因邱復生本身從事雜誌及錄影帶事業,而「孫小毛」又是活躍的「電視人物」,其「主人葛福鴻本身手上另還有兩、三個收視率很高的電視節目──「連環泡」、「周末派」及一些非常態的特別節目等。
因此他們就利用這種優勢,很早就利用各種大眾傳播媒體來「」這部片子,包括報章雜誌的文字、圖片報導,主角上電視節目,並且印製各種以孫小毛為主角的文具發售、贈送……真是雷霆萬鈞、聲勢驚人。
同時就在上片前,「孫」片更公佈所謂的「市場調查報告」,揚言經專家之調查報告,「孫小毛」之知名度佔全市之冠,而對這部片子的賣座充滿信心。
據說,這一切的「宣傳攻勢」,都是邱老板以高薪聘請專任企畫高才所精心設計的完整行銷計畫,而過去同位人才在「年代」發行的第一部片子「青春差館」時,就以相當引人注目的宣傳方式,而造成「青」片的賣座,因此邱復生對他的計畫信心十足,而這次就把「孫」片的宣傳大計,再交給他負責。
而這套「宣傳計畫」不但包括了「孫小毛魔宮歷險」這部片子的宣傳而已,同時還包括了「孫小毛」這號「人物」的推廣──據說片商是希望把「孫小毛」變成中國的「米老鼠」,不光是成為電視人物,而且能成為電影紅星──也就是說能主演一部又一部賣錢的片子,同時他們更利用其造型製作各種文具、玩具、日用品……希望能賺盡「孫小毛」迷的一切錢。
但是這個「如意算盤」似乎並沒打準,結果「孫」片儘管事先的宣傳攻勢多麼盡心、凌厲,但是小觀眾似乎並不吃那一套,而致使「孫」片在上片的第一天就栽了個大跟斗。
據說「孫」片在台北上片的第一天的早場,別家片子的票數是以千計,而「孫」片則以「」位計不說;最慘是中、南部,全天下來的票房,都慘到居然令中部某戲院老板當即決定抽片下檔,而在第二天就退回拷貝、改上別片。
這種受冷落的情形,和另部同為童話片的「新桃太郎」的熱鬧,形成強烈的對比,當然兩位投資者心頭的滋味也大相逕庭。
不過,蔡固然得意,邱復生也相當看得開,當面對別人也許「別有用意」的慰問時,他倒是很「阿沙利」的說:
「沒關係!拍電影嘛!本來就像賭博一樣,不是賺,就是賠,這把輸了沒關係,要有勇氣再搏過,說不一定下一把就大賺一票呢?!」
大家對邱復生這麼看得開,都表欣慰,更對他居然有再拍電影的勇氣表示欽佩,不過有良心的朋友卻忍不住要勸告他:拍電影固然要靠膽識、要敢「」,不過對題材的選擇,還是最好先下一番研究的工夫,最好能掌握住觀眾的口味,再「對症下藥」,則風險應該比較小些。
而對同樣是「兒童片」的「新桃太郎」及「孫小毛」,何以受觀眾喜歡的程度會相去那麼遠,舉凡看過兩部片子的觀眾都可以說出一大堆的道理,但是每個人的理由又各自不同,至於誰是?誰非?實在難下定論。
不過歸結一般的感覺:兒童觀眾喜歡「新」片,主要因其情節通俗,節奏頗快,也許對成人觀眾而言,「層次」稍嫌粗、淺,但是趣味很直接,噱頭頗多,加上在螢幕上打的廣告相當夠吸引力,因此頗為小朋友接受。
相反的,「孫小毛」最失敗的是宣傳預告完全看不出所以然,加上人物造型及情節的「西洋味」太重,而趣味又不是那麼直接,小朋友在沒法「一分鐘一小笑」、「三分鐘一大笑」的滿足之下,就寧可選擇「新桃太郎」了。
所以比較兩部片子,有人看完「新」片,說:
「小朋友真容易滿足!」
有人看了「孫」片又認為:
「小朋友真難伺候!」
到底小朋友觀眾是好哄呢?還是難伺候?這怎麼叫人下定論呢?■

 

jhqq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想聯訪F655A.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55B.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55C.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55D.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55E.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55F.jpg - 聯想聯訪

1984年5月07日出版
(華視綜合週刊655期 P126~P131)
聯想聯訪:
俠女好看不好當
●採訪/心之
武俠劇,在戲劇節目的種類中,一直佔著極重要的地位,無論潮流的演變如何,武俠動作片,仍有固定支持它的群眾。
探早期‧
三足鼎立
早期的國語武俠片,最受矚目的俠女,屬「金燕子」─鄭佩佩、「俠女」─徐楓和「龍門客棧」的上官靈鳳,這三人幾乎包辦了所有武俠片中,英勇俠女的角色。
鄭佩佩的舞蹈基礎,是使她成為武俠之后的重要條件之一,雖然不曾正式學習功夫,但優美的舞姿,使鄭佩佩在舞弄刀劍時,深具架勢。
在當紅之際,鄭佩佩毅然披上嫁衣,退出影壇,和夫婿原文通赴美過著平淡的生活,自美歸來,鄭佩佩在台視演過武俠劇,為華視演了「江南遊龍」,她的健康舞蹈,也在國內蓬勃發展,看來「金燕子」有意在國內施展她的武技了。
「俠女」徐楓,在影壇享有盛名,但基本上她並不諳於武技,但經胡金銓的調教,徐楓為自己塑造了冷峻、脫俗的形象,婚後的徐楓,脫下戲衣,成了「湯臣電影公司」負責人,自己當老闆籌拍「殺夫」。
由「俠女」轉變為電影界女強人,雖然身份不同,但徐楓對電影的熱忱,依舊未減。
上官靈鳳是動作女星中,真正具有功夫的高手,她的拳腳,決非花拳繡腿,跆拳二段的資格,在她拍戲的時候,往往可以感覺到虎虎生風的壓迫感。
拍了幾年的武俠片,上官靈鳳也接觸電視,在台視演了一檔由陳明華製作的「俠骨柔情淚」,和製作人鬧得不歡而散,使得這位動作巨星只得穿金戴玉的去作秀。
施俠女‧
改演文戲
施思、燕南希和龍君兒、茅瑛,在動作片之中,也是首屈一指的演員,施思自小學習民族舞蹈,在邵氏一直以拍武俠片為主,回國拍戲,也是以武戲為主。
就是武俠片演多了,有人找施思演電視,她堅持要拍文藝劇,和劉尚謙在中視演了「家庭劇場」,俠女談足了戀愛,卻也受夠了劇場無理的安排,還是放下談情說愛的機會,去活動一下身手好多了。
龍君兒的感覺和施思差不多,拍武戲拍多了,所得到的是一身青青紫紫,傷痕累累,因此龍大俠決定奔向浪漫,不但戲裡大談戀愛,戲外的感情生活也是纏綿悱惻。
燕南希‧
心生畏懼
燕南希郭南宏捧出來的武俠明星,拳腳功夫雖不是貨真價實,倒也是有模有樣,在台視演了檔英雄無淚連續劇,對電視產生畏懼感,賣郭南宏面子,再為「少林寺」跨刀,她對武俠動作片,熱衷程度也不若當初。
茅瑛嘉禾當家武旦,和雷震分手後,回國發展,演了台視的「書劍江山」,現為華視「七蛟龍」助陣,茅瑛依舊是打得起勁。
電影圈出了不少俠女,電視圈隨著武俠劇的流行,也多了不少弄刀動槍的女強人,俠女和英雄,基本上不同點,銀幕或螢幕上的英雄,大多是具有真本事的「功夫小子」,但「俠女」只要會兩招花拳繡腿,通常也就可以唬人了。
螢幕上的俠女,能「打」得的女演員,泰半出自劇校,劇校生自小練功,拳腳俐落,武打的架勢,和真功夫無異,打來有模有樣,自然逼真。
陳麗麗‧
正宗俠女
華視是武俠劇的大本營,除了擅產大俠之外,當然塑造出不少俠女,陳麗麗和李陸齡都是打得的女演員,麗麗是靠後天苦練,演多了武俠劇,不會也可駕輕就熟了。
胭脂虎」最足以代表陳麗麗的俠女風範,只是後來她以反串戲見長,演俠女的機會不多了。
李陸齡則是劇校出身,演功夫劇算是本行,她的武打姿勢優美,和陳麗麗是最佳拍檔,香香姑娘結婚,懷孕之後,只有減少打鬥的次數了。
華視女星常拍武俠劇的女星有葉海芳、周雅芳、曾亞君、劉方英、王筠、范丹鳳,其中只有葉海芳王筠出自劇校,自己能打,周雅芳完全是衛子雲一手調教,曾亞君劉方英卻由武術指導所教,現買現賣,倒也挺唬人的。
鄧瑋婷張瓊姿是新興俠女,兩人都是嬌滴滴的模樣,多打兩下都會叫人心疼不已。
張詠詠‧
中視第一
中視打星不多,張詠詠可算是排行榜第一名,張詠詠是復興劇校高材生,拍的劇大多是動作戲,目前張詠詠是國立藝專的學生,希望能多砌磋些演技,能文能武不是可以為自己發掘更多的機會?
若水無痕」這齣武俠劇,為中視發掘兩位俠女,陳玉玫和楊韻玄,陳玉玫學過舞蹈,打起來較不離譜,楊韻玄是模特兒出身,學的是僵硬的舞台步,比劃起來,柔軟度就欠缺了些。
台視除了找過鄭佩佩、上官靈鳳、燕南希等正牌「俠女」之外,也曾找有和「俠女」搭不上邊的司馬王嬌、夏台鳳,扮演身懷絕技的俠女。
司馬玉嬌是歌仔戲當家花旦,身子骨又是嬌弱無比,演連續劇卻也是常以武戲為主,倒也是奇怪的安排。
夏台鳳是歌星,從沒想過在螢光幕前爭強鬥勝,隨著流行,也上台客串了一番,也是種新嘗試了。
一般女星,都喜歡接觸文藝戲,那樣輕輕鬆鬆,沒有負擔,又可以漂漂亮亮的一件衣服一件衣服換著亮相。
但拍武俠片就不同了,過招失誤是難免,從前還可以虛幌兩招,現在觀眾要求也高,演員就相對得更辛苦了。■

 

jhqq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聯想聯訪F654A.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54B.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54C.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54D.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54E.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54F.jpg - 聯想聯訪

1984年4月30日出版
(華視綜合週刊654期 P120~P12)
聯想聯訪:
電影景氣未恢復
千萬導演開拍電影
●文/心之
電影的不景氣,導致許多明星的拍片量銳減,紛紛走向電視求發展,明星由大銀幕走向小螢幕,導演也跟著由大轉小,電影導演轉行投入電視的愈來愈多。
慢工出細活
那怕窮磋跎
一般電影導演的心理,難免都是「大的」要比「小的」好,大銀幕排場大、分工細,導演可以不急不徐的慢工出細活,要拍好片,很可能磋跎一年、兩年,才見得著成品。
像成龍導演的「龍少爺」,一拍兩年,才讓觀眾見得少爺真面目,但事實上這種作業方式,要有雄厚的財力作後盾,通常不是每一位導演都能擁有這種良好優渥的環境,可以讓他們發揮。
而電視戲劇節目,在流行ENG實景作業後,使許多不諳棚內大攝影機作業的導演們,有了施展功力的園地。
ENG實景作業和電影拍攝方法大同小異,一個鏡頭一個鏡頭的連接,燈光、佈景、音效的處理,和電影手法異曲同工,一般製作人認為ENG的拍攝,交由導演處理,或許比導播來得合適,因此大批的電影導演,被引進電視。
導演紛轉行
成品有短長
電影導演加入電視工作的,有劉維斌、劉家昌、郭南宏、宋存壽、王時政、李朝永、董今狐、王政、蘇月禾、李美彌、劉立立等。
另有一批新銳導演朱延平、柯一正、李祐寧、萬仁等也都相繼進入電視,為小螢幕執導單元劇。
劉家昌為華視執導連續劇「聖戰千秋」,雖然集數不長,但演員陣容和場面處理,完全是按照電影方式,由於劉家昌在導「聖戰千秋」時,也正在導大戲「八年抗戰」,許多電影的大場面,也正好配合電視,劉導演對導電視和電影的感覺,應該沒有顯著的區分。
但另一位千萬大導演郭南宏,導電視的心境和電影完全不同,他為台視拍武俠劇集「少林寺」,不但沒享受到其中的樂趣,反而叫苦連天,一個頭兩個大。
時間緊迫,是郭大導演最不能適應的,一部電影拍兩、三個月是最普通的,而電視卻要在兩、三個月內拍出八至十部電影,而且非拍不可,即使導演累倒、病倒,還是要撐著拍完,因為電視開不得天窗,一集緊接著一集,如果沒有真功夫,真要逼得導演走投無路。
郭南宏就不止一次的抱怨,電視演員軋期,天氣不好,都可能影響電視作業,電影的導演碰到這種問題是無所謂,因為主控權在導演,什麼時候殺青,什麼時候上片,沒什麼大不了。
但是電視就不同了,一旦決定了上檔日期,就是打仗般的不得喘氣,品質固然重要,但時間更為緊急,兩者相較,擇時間而棄品質是不得已的決定。
如同上賊船
大氣不敢喘
很顯然的,這一次執導「少林寺」,讓郭南宏有上賊船的感覺,相同的,製作單位也因進度的無法控制,預算增加不少,尤其是石修的檔期,由四十五天延至六十天,鈔票又不知付出去多少,下次要和郭大導再合作,還是要再考慮了。
其他的電影導演像宋存壽、王時政、蘇月禾等都是以拍單集的單元劇為主,三台單元劇集「金獎劇場」、「聯合劇場」大都是電影導演的天下,七至十個工作天,拍完一部「」電影,一般來說.不算吃力。
初時的,這些導演多半不能適應電視工作的簡陋,電視是標準的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裡子面子全要盡的玩意,但事實上玩電視,比電影要難得多了。
儘管千萬價
仍得勤求教
電影導演中,劉立立在電視圈,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天空」,中視週三「雷電華」所製作的單元劇集「後街」、「長巷」、「挑伕」,已奠定了基礎,把週三九點半的時段,經營得有聲有色。
曾經導過瓊瑤的電影,不下數十部,劉立立也算得上千萬大導演,一踏入電視圈,她虛心得像小學生,棚裏的大機器,她是一竅不通,而演員走地位,對電影導演來說,也是一門學問。
電影是一架機器對準演員拍,導演搶演員的鏡頭,而電視是導演教演員看機器搶鏡頭,演員要學,導演更要適應。
劉立立花了好長一段時間適應電視,經常累得人仰馬翻,但這些功夫畢竟沒有白費,劉立立無論是棚內、棚外,均是駕輕就熟,成了標準的電影電視雙棲導演。
電影圈女導演中,除楊家雲外,幾乎全與電視結緣,王玫執導「遊龍戲鳳」、「少林寺」,蘇月禾怕「金獎劇場」、「午夜劇場」和中視連續劇「少林小福星」,李美彌拍「作家選集」,這幾位當中,大概數王玫和蘇月禾適應力較強,所謂適應力,是指動作快,能安製作人的心。
電影導演中,李朝永是最幸運的,有位始終支持他的製作人周遊,常伴左右,單元劇、連續劇隨他挑,他以「金獎劇場」起家,拍了不少單元劇、連續劇,現在己對電視作業瞭若指掌。
螢幕雖然小
影響卻不渺
電視由於條件和環境的有限,經常令導演們有未臻理想的感受,但另一方面看,它比較平實,比較人性化,雖然螢幕小,但直接深入家庭。直接與觀眾打成一片,電視的成就感,並不弱於電影。
「幕」雖有大小,但導演付出的心血是相同的,不要因為由大而小,而心理上產生不平衡,看電影或看電視的觀眾,都是同樣的人群,一般來說電視的群眾更廣,想到這裏,過過電視「千萬導演」的癮,不也挺好?雖然這個「千萬」不是票房,而是看電視的「觀眾」。須知,群眾力量是不容輕忽的。■

jhqq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想聯訪F653A.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53B.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53C.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53D.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53E.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53F.jpg - 聯想聯訪

1984年4月23日出版
(華視綜合週刊653期 P126~P131)
聯想聯訪:
寶島宛如處女地
港星紛演淘金記
探究竟各有不同際遇
●文/心之
港劇在國內造成轟動的狂潮,使得「港星」在國內的知名度和身價,也隨著水漲船高。
國內的演藝環境,對香港的演員來說,就像一個未經開發的處女地,只要有據點,就可以好好的開墾,大肆的收穫。
第一批遠渡重洋的淘金者,是因「楚留香」一劇風靡國內的鄭少秋、關聰、森森、夏雨等人,這其中受益最多的,自然是「香帥」本人鄭少秋了。
香帥渡洋
敗部復活
秋仔在香港,原是居榜首的天王小生不錯,但香港是個競爭十分激烈的環境,「狂潮」一劇捧出了周潤發,就使得鄭少秋的光芒逐漸轉弱。
拜「楚留香」之賜,鄭少秋在國內成了偶像,先是四十萬美金請他回國登台作秀,後是一連串以「楚留香」為主的電影,都由鄭少秋擔綱,電影沒得拍了,有人高價請「香帥」拍電視。
由於台灣市場的力量,使鄭少秋在香港的行情,多少回升了些,「香帥」的熱潮,使鄭少秋不知賺了多少意外之財。
和鄭少秋同蒙「楚留香」之惠的,是劇中的無花和尚關聰,他是隨夏雨、吳孟達、森森和高妙思,在鄭少秋之後,來台發展的港星。
幾個隨從
難望項背
無花、琵琶公主、胡鐵花這幾位,知名度不若楚留香,自然在國內不如他來得風光,夏雨吳孟達高妙思,只為中視的「歡樂假期」錄製了一個特別節目,就打道回府,不再視台灣為淘金地。
森森曾經演過中視單元劇「天道」,作過秀,到台視和妹妹斑斑聯合主演了武俠劇「書劍江山」,到現在還不算是什麼風風光光,她在香港原本不像汪明荃、趙雅芝、鄭裕玲等,有較穩固的群眾基礎。在國內不能引起迴響,也是預料中的事。
有些國內製作人的一致反應是,香港演員來國內求發展,男性比女性吃香,以目前國內的環境,男主角人選,尤其是武俠方面的人才十分短缺。
小生之中,要找出具大將之風,又有武打基礎的,實在不多,反觀港星之中,有不少打仔明星,站出來的架勢就是不一樣,這是所以國內的戲劇節目,尤其是武俠劇,均喜歡引用港星的緣故。
找來關聰
專扮俠士
關聰在國內演過不少齣連續劇,自「玉女神笛」,到「煙雨江南」,以至於台視的「鐵血楊家將」,都是武俠動作戲,其實關聰的時裝扮相,不見得比古裝差,但是就沒有製作人找他演時裝戲。
原因即在於我們需要香港演員,就是取他們的動作架勢,文藝小生國內多的是,不必採用舶來品。
「楚留香」之後,來了「天蠶變」,劇中男主角徐少強因拍「天蠶變」一砲而紅,「天」劇拍到一半,徐少強即拒拍,另謀頭路,使得製作單位只得把劇情轉向主角人物雲飛揚,因練天蠶神功,而導致臉孔變形,找了顧冠忠來代替徐少強的演出。
「天蠶變」在國內,依樣畫葫蘆的收到奇效,徐少強回國之後,電影拍不完,秀也接不斷,只差沒有上螢光幕,等到電影拍得差不多,秀也「秀」完的時候,徐少強演電視的可能性不可謂不大。
石修倜儻
後來居上
緊跟著是「楊門女將」、「英雄出少年」及「天龍八部」中紅得發紫的石修,和國內的經紀人馮至甲聯絡上,請他回來演連續劇「少林小福星」。
「少林小福星」籌備不及,石修給「年代」先請了去演郭南宏執導的「少林寺」,石修的古裝扮相確實不凡,雖沒有受過正統的武術訓練,但拍了這麼多年的武俠劇,他的架勢,就是不同凡響。
石修來台灣拍了一個多月的「少林寺」,很不習慣這裡的作業方式,他甚至覺得國內的工作人員,幾乎都是說的比做的多,看在重金禮聘的份上,他原是想留在國內發展,但相處月餘,石修改變了看法,深覺還是在「老窩」工作習慣。
「少林寺」拍完,緊接著是「少林小福星」,製作人馮至甲找了在「天龍八部」中和石修合作的黃杏秀,和石修在「少林小福星」中演一對情侶。
兩位港星回國演戲,是否確實能增加戲的收視率,答案未置可否,台視八點檔連續劇「鐵血楊家將」即是最好證明,成敗還是得看實際播出的。
鐵劇不佳
令人失望
香港導播,香港編劇,加上影帝姜大衛、銀鼠老大張沖關聰,這麼一個充滿「港味」的戲,卻沒使「鐵」劇風風光光的獨霸八點檔,口碑不佳,使得「港」字招牌受到考驗。
對於「鐵」劇的失敗,香港導播把責任推到國內演員的身上,但事實上很顯然的是劇本有問題。
劇本的好壞,是決定戲的成敗最大的關鍵,「鐵」劇的不如理想,說明了光是把香港人請來國內當範本,不是個好主意,基本上是整個工作環境和制度的問題。
石修主演的「少林寺」和李道洪自製、自導、自演的「虎威」,甫上陣,收視率突破四十百分點,「虎威」基本上也是運用了大批香港導播、服裝設計和港星的戲劇節目。
李道洪加羅烈,確實為「虎威」生色不少,華視製作人韋辛,已和香港另一位武打明星顧冠忠接洽,請他主演八點檔連續劇「天蠶再變」。
潘迎紫早在張艾嘉籌拍台視單元劇「十一個女人」的時候,就回國內拍過戲,「金獎劇場」─「一加一不等於二」,是她回國主演的第一個長期節目,潘迎紫的造型不錯,在香港演員中,算是擅長喜劇的人才。
她回國演戲的酬勞還算合理,以她的知名度和喜劇天份,製作單位付來回機票和房租,應該是合理的。
據聞除了這一批已經露臉的港星之外,還有董瑋楊盼盼等,在台灣觀眾心目中有印象的香港人,也有意來台灣發展闖天下,以創自己演藝的另一高潮。
國內製片、製作人找香港明星或工作人員,圖的是他們的知名度和認真的工作態度,而香港人來台求發展,只為高價的酬勞,在這種互補的原則下,根本就是願打願挨,最好誰也別抱怨誰。
在香港,有較好的工作環境,但拿不到這麼多錢,據說黃杏秀在國內拍戲,一集酬勞高達六萬,石修等人該更不止這個價錢;因此,也們都願渡海淘金。■

jhqq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聯想聯訪F663A.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63B.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63C.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63D.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63E.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63F.jpg - 聯想聯訪

1984年7月2日出版
(華視綜合週刊663期 P128~P133)
聯想聯訪:
從林青霞另結新歡談起
揭開女星感情生活祕辛
●文/心之

愛,是人類精神生活領域最完美的過程,如果它有結果的話!
愛的旅途有甜蜜、有辛酸、有愉悅、也有遺憾,演藝人負的生活之所以叫人感覺多彩多姿,多變的愛情,是重要的點綴。

青霞再結新歡
查理黯然神傷

林青霞的愛情生活是最容易受到注目的話題,從秦漢的介入開始,青霞的愛情一直是坎坷不安的,有了秦祥林,給了她四年的安定,在她身邊固然出現過不少公子哥兒,但沒有一次像這一次迪奇韓所造成的威脅和危險。
迪奇韓是香港出了名的花花公子,玩女人如數牙籤,剔罷即丟,人長得瀟灑且多金,最主要的是肯在女人身上作金錢上的投資,這一點對明星是很管用的一招,無論大小牌,通常屢試不爽。
訂婚四年,由於一個勤快多金者的出現,秦祥林有了退讓的心,未婚妻的美麗和事業上的成功,給秦祥林很大的壓力,當他是天王小生的時侯,和林青霞在一起,是對相配的金童玉女,一旦走下坡,就變得什麼也不是了。
林青霞,許多有錢有勢公于們追逐的對象,但她並不快樂,在這麼多仰慕者中,誰是可以託付終身的對象?四十三年次的林青霞,顯然已經到了戀愛不能當遊戲的階段了。
和林青霞相比,呂秀菱幸運多了,秦漢到她身邊停留的時侯,已然是獨身,一個自由的單身漢。

既是難結連理
只好再找亨利

為了愛秦漢,呂秀菱擔起了照顧兩個孩子的責任,因為離了婚的秦漢,孩子顯然是他的重心,五十年次的呂秀菱,成了十歲孩子的乾媽,她也為這一段不可能有結果的愛,付出了相當的代價。
在與秦漢的熱戀期,呂秀菱身邊仍有不少追求者,當然這些是列入排行榜的公子哥兒,有送她僑福大廈千萬豪屋的印尼大亨,有每天送花,連續送了兩年的丁亨利,雖然是如此,呂秀菱和秦漢仍有在希爾頓舞池擁抱熱吻的鏡頭出現。
最近她正式否認了,和秦漢的交往,公開了丁亨利,原因是丁亨利和她可能有結果,但拖了兩個孩子的秦漢,想想也不可能。
丁亨利原是周丹薇的追求者,但周丹薇卻選擇了張佩華,至於呂秀菱和秦漢,也有人說她只是單純的想藉此打知名度,秦漢畢竟是最知名的單身漢。

儘管自喻海棉
終非魅力無限

沒有結果的愛情,令人感到無奈,龍君兒是經歷過最多這種感情的女星,從田鶴、王冠雄、白鷹,到關勇以至於楊世傑,一段又一段的挫傷,留給龍君兒是什麼?
惆悵和不解,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竟是那麼地不堪和薄弱,龍君兒曾說自己是一塊強而有力的海棉,將對方的優點和精華吸收之後,就對他們完全地失去了興趣。
這是所以她周遭的男人一換再換的原因,但楊世傑的不辭而別,顯然證明了這塊海棉的吸收能力有了障礙,輕易的得到愛情,卻也是輕易的讓愛情溜走,龍君兒的愛情固然有多彩多姿,令人稱羨的地方,誰又了解她同樣有失去的悲哀?
陳美鳳劉尚謙戀愛的時候,他仍有家室,但為愛,劉尚謙離了婚,卻因孩子的問題,陳美鳳和他分手,當時曾經說過一句話,這一輩子可能再也碰不到比劉尚謙對她更好的男人,在此之後,陳美鳳的身邊有過薛岳以及其他的人。
但她不願再對感情孤注一擲,一次刻骨銘心,卻沒有結果的愛情,陳美鳳認清了只有金錢才是最安全的保障。

癡心黑市夫人
也曾被人欺騙

陳麗雲愛情是坎坷的,誰也沒想到這位「黑市夫人」,曾經也是位痴情奇女子,在少不經事的時期,認識了一位有婦之夫,像瘋子一般投注了自己最寶貴的初戀,卻換回了痛不欲生的悲慘教訓,逃出那男人的魔掌之後,陳麗雲的戀愛觀有了很大的轉變。
當時她只想拼命的賺錢,她要成名,不再成為男人的禁臠,然而不再在乎愛情的觀念,卻使她在獲得名與利後,換來空虛與孤寂。
甄妮,是另一位在感情生活中的孤獨者,她曾掌握過幸福,卻比別人失去的更徹底,天人永隔的愛侶,使這位事業上堪稱為女強人的天王巨星,一時難以平復。

婚姻多有不幸
莫非紅顏薄命

婚姻的不幸,是這個圈子的女星時常遭遇到的問題,陳今佩楊小萍是兩個典型的例子,她們在事業上的收穫,相對的在家庭中失去,破碎的婚姻,一度使她們身心俱疲。
大白鯊和夫婿離異,不但錢財散盡,據說人也被毆打成傷,現在一人隻身赴美,另起爐灶,從頭作起。
楊小萍的第二任丈夫吉米吳,用了老婆的錢不說,吵得厲害時還把她自樓上推到樓下,摔斷了腿,所幸的是用錢買到的教訓,楊小萍現在第三嫁,眼睛該放亮些。
愛上有婦之夫,也是現代女星們最常見的現象,這些對象有些是同行,像陳盈潔潘健沈海蓉龐祥麟是典型的例子,也有是迷戀有工作關係的工作人員,像沈雁和她的夏哥哥,王淑娟曾經和一位導播從往過密,痛苦了好一陣子,所幸的是能及時慧劍斬情絲,及時遠嫁赴美,了斷這一段沒有結果的愛。
眼前的林林總總,不管是花邊不斷,或是沒有結果的苦戀,女星們善變的感情生活,都證明多彩多姿未必就是福!■

jhqq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想聯訪F657A.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57B.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57C.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57D.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57E.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57F.jpg - 聯想聯訪

1984年5月21日出版
(華視綜合週刊657期 P128~P133)
聯想聯訪:
三十而紅
●文/心之

三十歲,是個令人畏懼的年齡嗎?尤其對女人來說?
決不,目前影劇圈獨佔鰲頭的佼佼者,女性之中,三十出頭的大有人在,這些現代的新女性,表現的是「三十正茁壯四十一枝花」的事實。

林青霞
典型代表

以影壇論,林青霞是典型的代表,初入電影圈,她所扮演的是瓊瑤小說中,不識愁滋味的少女,那種感覺,輕輕柔柔,不痛不癢,談不上演技,外型是她令人最感興趣的話題。
屬馬的林青霞,今年正好滿三十歲,從她身上,看到了女性成熟、柔媚和無法抗拒的活力,她在影壇的地位如日中天,卻也帶給她盛名的煩惱,赴美休息一段日子,是林青霞「擺開煩惱」的途徑之一。
影壇才女胡茵夢龍君兒,都不再是二十來歲的小女孩了,屬蛇的胡茵夢和屬兔的龍君兒都曾經歷經婚姻的失敗,卻能在感情的蛻變中成熟、進步。

胡茵夢
信心十足

胡茵夢的赴美充實自己,證明女人的自信,不完全建立在容貌和外表上,內在的豐富才是她們的魅力所在。
龍君兒從攝影陶藝等藝術創作中,體會出生活的真正樂趣,雖然愛情曾經使她迷惑、狂放,甚至沮喪、痛心,但龍君兒已在這種愛的歷練中,找到了真正的生活目標,那是她對藝術工作情不自禁的專注。
張艾嘉張盈真,是超脫年齡恐懼的女強人,由新藝城的女總監到「光頭神探」的男人婆,以及一波一波的戀愛新聞,張艾嘉徹徹底底的表現了女性演員,即使年過三十,仍是大有可為。
張盈真是國內姿勢最多、表情最佳的封面女郎,三十歲的她,以二十天的速度,覓得比她小四歲的如意郎君田毅群,兩人經營攝影公司經營得有聲有色,誰說三十歲的女人缺乏吸引力?

眾女星
愈唱愈紅

電視圈中,演技優異、歌聲卓越的女演員、女歌星,幾乎都上了三十歲,鄧麗君、歐陽菲菲、鳳飛飛、黃鶯鶯、甄妮,這些在歌壇上屹立不搖的人物,都是正處於茁壯的年齡。
鄧麗君甄妮鳳飛飛同是四十二年次的歌星,三人出道時間都很早,十幾年的演藝生涯,她們能愈唱愈紅,不斷以新的風貌呈現給觀眾,年齡和她們的成就成正比。
歐陽菲菲黃鶯鶯蘇芮都在歌壇建立了她們不可忽視的知名度,出道的時間雖早,但歐陽菲菲、黃鶯鶯、蘇芮在歌壇大放異彩,卻是在三十歲之後,而且她們的成就,使她們看起來更加年輕、艷麗。
年齡並不是女人心理最大的障礙,保持健康的身心和自信心,不斷的在生活中求新求變,會保持永遠的年輕。

崔苔菁
無與倫比

崔苔菁張琍敏幾乎是看不出她們年齡的女性,上天似乎對她們特別的眷念,屬兔的崔苔菁,算得出今年三十出頭了,但婚姻的不如意,年齡的增長,並不使這位優秀的藝人受到絲毫的影響,她在事業上專心的投注,使崔苔菁存在於觀眾心目中,是無與倫比的舞台超級巨星。
張琍敏從不輕言年齡,保持一顆童稚的心,使張琍敏給人的感覺,永遠是年紀輕輕。
陳麗麗、張小燕、楊麗花、歸亞蕾在電視圈都是獨樹一格的好演員,她們所表現在各方面的稱職、不讓鬚眉,是女性的驕傲。

陳麗麗
叫人心服

陳麗麗的反串堪稱一絕,除了演戲,陳麗麗嘗試往製作的路線發展,當製作人、飾演男主角、為父親建廟、弘揚佛法,陳麗麗的「」,叫人心服。
張小燕常自稱「老女人」,可是這位「老女人」的精力,不得不讓人心服口服,為「綜藝一百」的活動,南奔北跑,主持節目,各項頒獎典禮、義賣、迎接友台任何挑戰,在張小燕臉上,從不曾有疲倦、服輸的面容。
唯一令這位「老女人」感到遺憾的,是直至目前為止,對貝哥哥,她只有「貝怡儂」一項代表作而已。
楊麗花在台灣民間戲曲方面的頁獻,有目共睹,她與歌仔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四十歲才與洪文棟步入禮堂的「阿樂」,就如她的乳名一般,快快樂樂的唱歌仔戲,當了「洪太太」之後,阿樂更是對慈善活動的推動,不遺餘力,除了歌仔戲,她要為社會貢獻更多。

歸亞蕾
充滿智慧

影后歸亞蕾,三十歲以前,演的多半是媽媽的角色,三十歲之後,反倒是愈演愈年輕,加入電視工作,歸亞蕾無論在髮型和衣著,甚至演技上,卻愈發年輕,她的轉變,使觀眾更樂於接受她。
演技派的女演員,如葉雯、方芳、李麗鳳、劉夢燕,在戲劇中,已創造了屬於她們自己的魅力,觀眾欣賞她們,是由於那種毫不掩飾容貌自然發展的自信,演員的成功,智慧和努力,絕對勝於外表。
李芷麟江霞吳靜嫻都是走「」運的女演員,她們也曾有過年齡尷尬的恐慌,但一位是金鐘獎最佳女演員,一位提名入圍金馬獎女配角,愈來愈多的演出機會,證明社會型態的演變,成熟的女人將會受到較多的歡迎。
吳靜嫻在歌壇平平穩穩過了十幾年,三十之後,來了個「星星知我心」,讓她拿了座「金鐘獎」,真使吳靜嫻想低唱:為什麼春天要遲到?
另一位女強人周遊,在事業、愛情數起數落的人生中,能在四十出頭的年齡,重新拾回愛情和事業的信心,誰能不羨「女人四十一枝花」?■

jhqq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想聯訪F650A.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50B.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50C.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50D.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50E.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50F.jpg - 聯想聯訪

1984年04月日02日出版
(華視綜合週刊650期 P122~P127)
聯想聯訪:
金鐘獎餘波盪漾
●文/心之

今年的金鐘獎頒獎典禮雖然已宣告落幕,但引起的爭議相當多,目標不外乎戲劇節目、綜藝節目、主持人及男女歌星等一些較熱門項目。

製作獎
引起非議

台視「星星知我心」囊括四項大獎,編劇、導播、連續劇及女演員,卻獨缺製作獎,這四項獎加起來,應該可以證明「星星知我心」是齣製作精良的連續劇,但製作獎卻讓缺了好幾門的「少年十五二十時」拿去,讓人心中難以平服。
「少」劇之所以得獎,理由是主題脫俗,風格清新,富啟發性,突破連續劇窠臼,達到寓教於樂目的,卻沒有好的演員、好的劇本、甚至好的導播在鏡頭上的配合,如何能稱之為金鐘獎最佳製作?
而華視的「煙雨江南」,雖是武俠劇型態,向來不受金鐘獎評審的歡迎,但無論在劇本舖敘、演員安排或是導播運鏡方面,均堪稱佳作,居然全軍覆沒,也是令人不解之事。
即使武俠劇,尤其是動作戲的主題意識,在評審心目中向來不構成成功的因素,但劇本的好壞,又豈是一個主題意識可以定奪的?
「星星知我心」有不錯的主題,具有感人的力量,但到後期的劇本,拖拖拉拉,結局尤其造成觀眾的非議,獲得編劇獎,讓人在心中不得不起問號。

導播獎
更是話題

導播獎也是爭議的話題之一,「煙雨江南」導播陳烈在「煙」劇中的功力,內行人均認為是精緻的作品,「星」劇固然也堪稱細膩,但林福地是導演,完全採取ENG單機作業,和棚內三部大機器作業方式又有不同,拿了導播金鐘獎,也是產生話題的項目。
另外,「綜藝節目」主持人獎,由「我愛紅娘」的田文仲沈春華獲得,使三屆金鐘獎得主張小燕一度情緒激動,頒獎完畢,張小燕含著眼淚說:「肯定老人,鼓勵新人,那我們這些中間的人,就該去流浪了嗎?」
「我愛紅娘」的爭議點不在於田文仲和沈春華的主持功力,或是他們對節目本身所付諸的心血,而是「我愛紅娘」的節目型態,究竟是歸類社教或是綜藝,大有妾身不明的感覺。
台視本身也希望爭取「我愛紅娘」歸屬於社教節目,因為主旨是個促進男女青年交誼活動的節目,目的也是鼓勵青年男女有正常而有趣的交往。
這樣的一個節目,歸屬於綜藝項目,實在牽強,沈春華、田文仲無論在台風、反應或是機智各方面,都符合優秀主持人的資格,但說他們是最佳綜藝節目主持人,卻不是最妥切的名詞。

主持獎
叫人存疑

今年沈春華以兩項獎目入圍金鐘獎,一是兒童節目「快樂小天使」的主持人,一是綜藝節目「我愛紅娘」的主持人,同時入圍,沈春華自己也說比較在意的,是兒童節目「快樂小天使」,是否也意味到「我愛紅娘」和綜藝節目似乎是不搭軋的?
當然,獎的目的,在於肯定,在於鼓勵,如果要仔細追究任何一個細節,總有見仁見智的批評。
以男歌唱演員獎論,有人認為評審是否站在純歌唱技巧的立場,來論斷這一項獎目,如果是以這麼一個觀點來看,那麼費玉清的當選,又有些牽強。
費玉清所送審的帶子,只是由各常態節目中,剪輯出來的表演帶,稱不上是經過設計和塑造的專輯,而劉文正則又不同。
費玉清的送審帶和劉文正相較,就顯得太漫不經心,但費玉清讓人服氣的,是他的歌唱技巧,確實沒話可說,唱片的暢銷,以及在「綜藝一百」排行榜上曾數度保持有前十名的紀錄,證明他拿金鐘獎,實至名歸。
而女歌星的名單,公佈之後居然是蕭孋珠,大大的出人意料之外,這個結論,由各報在頒獎第二天,紛紛以「大爆冷門」、「跑出黑馬」為標題可以發現,在一般內行人或是外行人的眼中,賭蕭孋珠可以得獎的,應該是不算多。
甚至連蕭孋珠本人,及入圍專輯的製作人曹仁,都有些意外,蕭孋珠和鳳飛飛、黃鶯鶯相較,歌藝沒有話說,但氣勢上卻略遜一籌,鳳飛飛由於是二度金鐘獎得主,雖然她的專輯人人稱好,但一般人的心目中,仍然看好黃鶯鶯。

女星獎
鶯聲難啼

為了金鐘獎,黃鶯鶯特地和台視簽下節目約,製作黃鶯鶯專輯,甚至安排了盛大的國父紀念館演唱會。
這一切都證明黃鶯鶯是如何的看重這次的金鐘獎,卻沒想到以極些微的差距,蕭孋珠成了本屆金鐘獎的一匹黑馬。
倒不是因為她的歌技不如鳳飛飛或者是黃鶯鶯,只能說她是比較出乎意外的一位獲獎人,黃鶯鶯和鳳飛飛在頒獎典禮進行之始,已經獲悉自己榜上無名。
鳳飛飛倒還好,因為已經得過兩次金鐘獎,即使不能錦上添花,也不致於是痛失后座。
但是黃鶯鶯就不同了,她是海內外知名的歌星,卻是第一次提名入圍,以她的知名度,在此時此刻才提名入圍,對黃鶯鶯來說,已是遲來的春天,頒獎前她的呼聲最高,卻沒想到對手是蕭孋珠,不是她所認為的鳳飛飛。

蕭孋珠
得到鼓勵

據評審委員一度為黃鶯鶯、蕭孋珠究竟那一位封后,舉棋不定,後來考量黃鶯鶯在國內外也曾有過不少榮譽,蕭孋珠出道這麼多年,一直兢兢業業,是該給她一點鼓勵。
對於各報均以爆出冷門作為蕭孋珠獲獎的標題,阿珠自己還以為是得罪了那位編輯,否則怎麼會這樣湊巧?她是大家心目中一致認為的冷門得獎人?
任何一種獎的設立,宗旨在鼓勵、肯定而非炫耀,得失不必看得太重,固然拿了一座金鐘獎,可使身價提高,但相對的要對自己今後一切表現多擔待一份使命感,這是每一位金鐘獎得主,應與自勉的。■

jhqq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想聯訪F649A.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49B.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49C.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49D.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49E.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49F.jpg - 聯想聯訪

1984年03月26日出版
(華視綜合週刊649期 P122~P127)
聯想聯訪:
何人宜古不宜今
●文/心之

一般演藝人員的心態,對於古裝戲的興趣,總不及時裝戲高,一則是演古裝戲要梳妝,要戴頭套,手續上的麻煩不說,在大熱天加頂帽子,沾滿膠水的滋味,的確不好受。
即使演古裝戲,有諸多不便,但有些演員,也許是本身造型的關係,總是與古裝戲結緣,華視的戲劇節目,古裝戲佔了不少,八點檔連續劇、單元劇均不乏以古代作背景的戲。

衛子雲古今兩宜
陳麗麗懷念過去

衛子雲是扮相古今皆宜的演員,他以動作見長,因此演的大都是古裝戲,戴頭套對他來說,司空見慣,尤其自「保鏢」、「風雲會」、「鐵血壯士」、「小李飛刀」等戲陸續播出,叫好叫座後,衛子雲彷彿與「大俠」結緣,老演古裝戲。
「其實我也很喜歡嘗試時裝戲,「天使兵團」不就是時裝戲嗎?而且以前在邵氏的時候,我拍的片子是歌舞片居多,回到國內,反而演起大俠,一般的文藝戲想到我的機會,大概不會太多。」
陳麗麗在華視,也是標準的古裝演員,從「胭脂虎」到「江南遊」、「煙雨江南」、「江南遊龍」,陳麗麗由女俠演到王爺、貝勒爺、皇上,這副古裝架子,好像硬是脫不下來了。
其實陳麗麗對自己早期的作品「君在何處」,十分喜歡和懷念,那是一齣製作相當精細的連續劇,麗麗的時裝扮相風姿撩人,近來由於身體不適,常有水腫的現象,演戲的時候,陳麗麗不再輕易嘗試時裝戲。
「演男人演慣了,一下子在戲裡,好像不太能適應當女人的那種感覺,除非現在有我很喜歡的劇本,角色、造型都很適合,否則最好不要輕易演時裝。」
李璇是眾所皆知的「古典美人」,在記憶裡,她很少演時裝,而李璇本人,也樂於當她的古典美人:「我是個不太注重穿著的人,平時也很少打扮自己,演時裝戲最重要的,就是服裝。」
「想到這些我就頭痛,還是演古裝戲,省事得多,讓別人打扮自己,而且打扮得漂漂亮亮,不是很好?」

趙咏馨脫俗飄逸
張復建冷漠剛毅

趙咏馨張復建在華視也是以拍古裝戲居多,無論連續劇或是單元劇,趙咏馨總是被打扮得如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般,飄逸脫俗,偶而趙咏馨也演時裝的「午夜劇場」,但那份感覺,總不及古裝戲看起來那麼柔美細緻。
張復建也是個標準的武俠小生,他的戲偏重剛毅冷峻的路線,因此說台詞的時候,速度較慢,咬字較用力這種方式在時裝戲裡,並不十分合適,這是所以張復建少演時裝戲的原因。
中視在三台中,古裝戲作得最少,因此演員演古裝戲的機會不多,而他們的小生群中,適合古裝扮相的,大概有吳元俊、張振寰,所以這兩個人就老脫離不了英雄大俠的造型。
吳元俊擁有武術的基礎,吳元俊從加入中視後,一直扮演拚命三郎的造型,他倒是十分希望突破,好好演一檔時裝文藝劇,無奈中視始終不給他機會。
「我的時裝扮相其實也不差,眼睛大大的,像我們拍的古裝戲,都是以動作居多,很少有戲上面的發揮,我真的好想演時裝戲。」
古裝扮相俊美的,臉型不宜過大,吳元俊正是這種標準的臉型,無怪乎是中視第一武俠小生了。

張振寰揚眉吐氣
沈海蓉出身國劇

張振寰從華視的殺手,演到中視的醫生,總算揚眉吐氣,他因「小李飛刀」中的荊無命受到注目,轉到中視演「後街」中的大夫,自此成了「雷電華」的當家小生。
另幾位中視的小生,寇世勳是最不樂意演古裝戲的,他的古裝扮相,實在比不上時裝的十分之一,這是寇小生很少演古人的道理。張晨光、宋憲宏、侯冠群幾位新起之秀,也和寇大哥的狀況差不了多少,戴上頭套後,反而遮掩住原來的俊秀。
反觀中視的小旦。情況就不盡相同,幾個小旦扮起古典美人,倒是人模人樣,邱于庭在一批女演員中,無論古今,扮相都是最好的一位。
邱于庭原以邱鳳華之名,拍了幾部電影和廣告,在中視以「大執法」一劇成名,接連演出八點檔連續劇「降龍羅漢」,「降龍羅漢」之後,邱于庭又繼續參加單元劇「挑伕」的演出,幾檔戲均是古裝戲,扮相大方宜人,一般製作人都認為邱于庭是繼李璇之後,最出色的古典美人。
「我也喜歡演古裝戲,省了好多找衣服的麻煩,由於我的個子比較嬌小,穿古裝可以做做假,訂製厚一點的鞋子,和男主角配戲,感覺好一點。」
邱于庭在中視演的第一齣戲是「鐵漢柔情」,那是檔時裝戲,邱于庭感覺自己像個小可憐。
沈海蓉在中視,也是位極少演出時裝戲的演員,由於自幼學習國劇,專攻刀馬旦,沈海蓉的腿型略向外彎,穿起時裝,總覺得那裡不對勁,而她的扮相,必須稍濃一些,才能顯出艷麗的氣質,古裝造型正使沈海蓉的特長得以發揮。
除了一檔連續劇「全壘打」和單元劇「作家選集」,沈海蓉是以時裝戲演出,其餘的戲,她也是名副其實的古典美人。

江小生愛扮皇帝
楊麗花古裝俊逸

台視的當家小生江明,是公認小生群中古裝扮相最佳的,他的時裝雖然不差,但由於江明演皇帝演得出色,只要台視一推古裝劇或是清宮劇,第一人選,必定是江明,由於在戲裡經常演的是萬人之上的皇帝,江明當然喜愛古裝戲了。
台視另一位從不演時裝戲的,是歌仔戲當家小生楊麗花,唱歌仔戲,自然是不可能以時裝的方式播出,有一陣子,台視也有推出歌劇式的閩南語歌仔戲,楊麗花穿過民初裝,但感覺中,還是古裝順眼多了。
私底下的楊麗花,打扮得相當時髦,她那些昂貴流行的衣服,也只有在照片上可以看看了。■

jhqq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聯想聯訪F648A.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48B.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48C.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48D.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48E.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48F.jpg - 聯想聯訪

1984年03月日19日出版
(華視綜合週刊648期 P126~P131)
聯想聯訪:
誰是巨星接班人
●文/心之

長江後浪推前浪,是影劇圈最常見的一句話,演藝人員的汰舊換新,也是這個圈子司空見慣的狀況。

日本代謝率
亞洲稱第一

日本,在亞洲地區,這種藝人新陳代謝率最高,一位頂尖的藝人,幾年之內立刻會產生新的接班人,一些娛樂經紀公司,想盡辦法培養新的偶像,令觀眾接受。
山口百惠為例,事業正處於巔峰狀態,卻不留戀的在二十一歲就決定退休,取代百惠的,是松田聖子,松田紅了不過一、兩年,接班人相繼出現,中森明菜、藥師丸等青春玉女紅星的竄起,嚴重的威脅到松田聖子的地位,這時的她,立刻放棄清純形象,走成熟、美艷的路線,維持她「巨星」的地位。
國內的巨星們,同樣面臨著相同的問題,他們的接班人,或是形象類似,或是表演路線相近,在一些星探或經紀人眼中,假以時日,這些新秀,應該都是名副其實的巨星接班人,然而事實上呢?
林青霞在國內,是票房保證的首席女星,從瓊瑤的世界中發跡,經過一連串感情的歷練,林青霞擺脫了唯美少女的形象,改走野艷、成熟的新女性路線,「愛殺」一片,使觀眾重新肯定了林青霞在影壇的地位。

林妹妹退去
呂秀菱繼起

瓊瑤在失去林青霞之際,曾經積極又賣力的培養,成為林青霞的接班人,使之成為作家筆下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可惜的是這位「仙子」,硬是吃不下電影這行「老米飯」,成了虛有其名的接棒人。
以外貌來說,呂秀菱夠得上「巨星」條件,可惜的是,她欠缺靈敏、慧黠的氣質,總給人木然、呆滯的感覺,這樣的巨星,如何給人「演技」優異的評價,國片的水準固然常是大學生批評詬病的話題,但觀眾的眼睛卻是千真萬確的從看漂亮小女生,進步到欣賞明星的內涵和演技的境界。
對這種不吃人飯、不說人話的「仙子」,票房市場證明,無效!
除了呂秀菱,胡慧中也一度傳為林青霞的接棒人,此姝以「歡顏」一片造成「空前」,也因此而「絕後」,紅得太快,使胡慧中忘了影劇圈做人處事的學問,直言不諱的她,為這位「乍紅」的巨星帶來不少麻煩,「歡顏」之後,胡慧中在票房上的失利,剝奪了她的「歡顏」。
由此可見,成為「巨星」,除了外在條件的優異,為人處事不得不謹慎,輿論的哄抬,可以造就胡慧中成為林青霞的接班人,卻也可以使胡慧中無法成為林青霞的接班人。

師兄千古遊
師弟遂出馬

李小龍是國人心目中的巨星,更是享譽國際的超級巨星,他的驟然而逝,使片商、星探、導演們來不及宣佈可能的接班人,在此之際,不少酷似李小龍的武師,應運而起。
黎小龍梁小龍等都在國內外「李小龍熱」的高潮階段,有過一陣子接班人的假象,然而真正「龍的傳人」,卻落在由羅維發掘的成龍身上。
成龍是「七小福」的成員之一,具備了矯健的身手,靈活的演技,他不似李小龍的憤世嫉俗,卻為觀眾帶來了歡樂、幽默的氣氛,這位可愛的巨星,確實為國片帶來一陣狂潮。
蛇形刁手」、「師弟出馬」、「龍少爺」、「A計劃」是成龍的巨星四部曲,他愛惜羽毛,不輕易濫演、濫拍,愈是如日中天,愈感高處不勝寒,「龍少爺」其實並不是過著少爺般的生活,要維持票房,要擔心隨時可能冒起的接班人,心理負擔之重,又豈是他人所能了解?
鄧麗君縱橫歌壇十五年,至今還沒有名正言順的接班人,屬於鄧派的歌曲,雖被大陸地區形容為靡靡之音而加以禁止,但小鄧的吳儂軟曲,卻深植在大陸每一位同胞的心目中。
鄧麗君的唱腔咬字,無庸置疑是巨星中的巨星,有一度「歌林」培養的歌星池秋美,造型和歌路都接近「鄧派」,感覺上可能成為鄧麗君接棒人,但池秋美無論在形象和歌技上,都不知努力進取,以致於和「巨星」標準愈來愈遠,到現在充其量只是個二流歌星而已。

土氣別一格
新秀承衣缽

鳳飛飛是以平實、鄉土的形象走紅歌壇,在所有超級巨星中,鳳飛飛的「」氣,有別於其他的女性藝人,也正是這一點與眾不同,使鳳飛飛看起來,具有特殊的親切感。
最有希望成為鳳飛飛接棒人的,一是以「往昔」、「倩影」走紅的林慧萍,一是和鳳飛飛在長相、歌路都十分相近的林淑容
林慧萍和鳳飛飛同屬「歌林」公司,「歌林」力捧之下,林慧萍成為「排行榜」中熱門歌星,她的「倩影」、「往昔」專輯,雄霸「綜藝一百」排行榜數月之久,以一個出道不久的新人來說,林慧萍的魅力十分驚人。
她溫順可人的親切感,一如鳳飛飛的螢幕形象,在一般觀眾心目中,林慧萍無疑的是鳳飛飛的接班人。
林淑容是以仿鳳飛飛起家,到後期卻一心想擺脫鳳飛飛的影子,只作單純的林淑容,「安娜」一曲,確定了林淑容的歌壇地位。
所有的女歌星中,林淑容和鳳飛飛在感覺中最相近,但因各種壓力,使林淑容認清,只有做「自己」,才有成功的希望,日益走紅之後,人家對她的稱呼也好多了,鳳飛飛的接班人,總比鳳飛飛的影子聽來中意。

小燕太伶俐
接班不容易

眾所皆知,張小燕的主持方式,在許多主持人群中,是獨樹一格,她充滿活力,像一個永遠不需要休息、冷卻的留聲機,聽得觀眾應接不暇,看得觀眾目瞪口呆。
小燕的機智、伶俐,常帶動觀眾的情緒,她能舒展現場的氣氛,使晚會或是典禮達到最高潮。
這樣一位主持人,要找接班人並不容易,起碼「智商」、「反應」得相當,小燕之後,有許多女性主持人模仿她的方式,均給人吱吱喳喳,噪音製造班的感覺。
唯一可以挑出來,有大將模式的,要算是「我愛紅娘」、「大家樂」的主持人沈春華,此姝的台風、口齒均是上上之才,假以時日,可能成為張小燕的接班人。
可是沈春華仍是年輕、經驗少,被田文仲開了次小玩笑,在照片上畫了個三八痣,當場痛哭流涕,備受委屈,若是換作我們小燕姐姐,必然下次在田文仲的玉照上,動動手腳,整容一番,讓他成為一個「無毛」和尚,以洩心頭之怒!
奉勸沈春華,要當女強人的接班人,得有淚不輕彈才成。■
※秀>>>㛢〈須字形檔才能顯示〉

jhqq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想聯訪F651A.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51B.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51C.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51D.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51E.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51F.jpg - 聯想聯訪

1984年4月9日出版
(華視綜合週刊651期 P102~P107)
聯想聯訪:
新人嘆出頭太難
●文/心之

香港的導播、製作人曾經就國內的製作環境,有過不少的建議和批評,其中有一點,是他們認為新陳代謝的緩慢,導致國內電視的進步,跟不上時代。
新陳代謝的緩慢,有工作人員,有演藝人員及工作人員的情形,嚴格的說和觀眾並沒有直接的關係,而演藝人員,由歷年來金鐘獎提名入圍的名單中,可以看出些端倪,新人要出頭,實在太難了。
雖然金鐘獎設有最具潛力的新人獎項目,但這項榮譽給過新人的實際利益並不多,如果沒有好的演出機會,沒有大力的宣傳配合,新人在製作人眼中,永遠是個「小兵」。

最是幸運
趙咏馨

很少有幾個新人,像趙咏馨這般的幸運,在華視一年,她有不少的發揮機會,從「玉女神笛」,到「煙雨江南」,從「風雅劇集」的林黛玉,到「五路福星」身懷絕技的玉竹軒主人,趙咏馨是華視極力培養的新人。
以形象論,趙咏馨的氣質、造型,類似于珊,假以時日,趙咏馨應該可能成為華視的當家花旦,但趙咏馨在未來的日子裡,應該在角色上力求突破,不能只停留在清純玉女,或是小公主的固定範疇中。

別具風味
趙家蓉

趙家蓉是另一個華視的新人,她的造型屬於另一種風味,擅於培育金鐘獎得主的「華視劇展」,正積極的在為趙家蓉舖最有潛力新人的路。
比起台視和華視,中視是新人最充沛的地方,「少年十五二十時」培育了一大批的新人,張晨光、宋憲宏、林智洋、侯冠群算是條件不錯的新人。
可惜一入電視圈,就已學會了明爭暗鬥的本事,結黨成派,互相杯葛,由於年齡相近,條件不相上下,誰也不服誰,想為自己爭個頭牌,不再當小兵的心態是可以理解的。

頗受器重
張晨光

張晨光在這一批新的小男生當中,是最受中視器重的,節目部認為他是可造之材,有意培養他成為寇世勳的接棒人。
張晨光外型不錯,演技也頗獲製作人讚賞,只要選對戲路,一鳴驚人該是預料中的事。
和張晨光同期的宋憲宏,運氣就不如他好,和林智洋、侯冠群的問題相同,外型和演技的稚嫩,限制了他們的發展。

金鐘挫敗
林智洋

林智洋入圍今年金鐘獎最有潛力新人,敗於趙咏馨之手,多少挫傷了他的士氣,而侯冠群更因在中視沒有機會,想往他台力求發展。
文藝戲方面出了個張晨光,武戲中視冒出了張振寰,這個曾經在華視小李飛刀」中有優異演出的龍少飛,到了中視成了當家武打小生。
從「後街」、「長巷」到「挑伕」,張振寰成了「雷電華」的固定演員,幾檔單元劇紅了張振寰,他有心朝連續劇發展,張振寰至今未和中視簽約,原因是隨時要預防韋辛召喚。
他因韋辛的提拔,由幕後走向幕前,飲水要思源,基於這種因素,暫時不考慮簽約,這種有良心的新人,還不多見。
中視小旦之中,最獲矚目的新人,算是演格格出名的邱于庭,其實算出道的時間,邱于庭並不算新,她以邱鳳華之名,拍了七、八年的電影和廣告。
熬了這麼多年沒有得道,卻在電視圈成了暴發戶,由於她的扮相秀美,中視不管大戲、小戲,甚至綜藝節目,邱于庭全是榜上有名的人物。
一連串的工作壓力,使邱于庭疲於奔命,己有不堪負荷的感覺,對於這些遲來的機會,邱于庭雖然叫苦叫累,仍覺得當個「」新人的滋味不錯。

勇於開放
蔣黎麗

當演員最重要的是放得開,蔣黎麗在這方面充份表現了演員的特色,演戲的時候放得開,選擇對象,更是毫不猶豫的「開放」,所謂人往高處爬,水往低處流,蔣黎麗將它視為座右銘。
演技不錯,加上男朋友在業務方面的全力支持,蔣黎麗在中視也是出類拔萃的新人,後勁十足。
陳玉玫、王筱嬋、鄭亞雲曾經也是中視力捧的新人,陳玉玫的外型不錯,但工作態度欠佳,因此最近的演出機會相形減少。

未紅先驕
王筱嬋

王筱嬋原是歌星,但在中視缺乏綜藝節目的狀況下,轉入演戲一行,打著是製作人蔣子安愛將」的旗號,未紅先驕,耍起大牌,主演中視八點檔連續劇「成功嶺上」,王筱嬋為了要換一雙絲襪,竟然要所有工作人員、演員在「成功嶺上」苦等,她大小姐坐製作人特派吉甫車回台中換絲襪。
這樣的新人,要紅恐怕也不容易,「成功嶺上」的所有演員對王筱嬋的評語是─不可理喻。

憨人走運
徐啟平

台視新人之中,較受矚目的是徐啟平孫亞東,徐啟平在台視待了不算短的時間,演「清宮煙雲」使徐啟平的運氣開始好轉,而真正有走紅的跡象,是他演了午間檔連續劇「我愛咪咪」,徐啟平演活了劇中的憨丈夫。
孫亞東是模特兒出身,「西南忠魂」是他電視處女作,以孫亞東俊逸的外型,是女性觀眾喜愛的對象,年紀尚輕,孫亞東這時開始他的演藝事業為時不晚,外型加上演技,孫亞東是「西南忠魂」中最具吸引力的新人。
雖說國內的新陳代謝率緩慢,但畢竟在三台之中,仍數得出有幾位堪稱良才的新人,能否出頭,得看自己的努力和環境的配合。
際遇的好壞,固然對新人的成就能產生若干影響,但不可否認的,秉持謙沖、敬業的工作態度是相當重要的!■

jhqq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洲際影視F656A.jpg - 「洲際影視」
洲際影視F656B.jpg - 「洲際影視」
洲際影視F656C.jpg - 「洲際影視」

⑴「王者之劍」續集。
⑵「巫師與戰士」中的蘭迪布洛克絲。
⑶安姬外貌絕不像年過半百。
⑷⑸同台穿一樣的禮服,是好萊塢的大忌。。
⑹布魯克雷德絲排練舞台劇。

1984年5月14日出版
(華視綜合週刊656期 P128~P130)
洲際影視:
王者之劍拍續集又見神怪劍擊風行
●文/常申

自從「王者之劍」兩年前推出上映,在全世界創下極佳的賣座紀錄後,這類神怪劍擊片突然成為好萊塢製片人的新方向,一時之間有不少類似的影片推出,例如「屠龍記」、「巫術雷神劍」、「飛鷹神劍」和「仙侶神兵」等,這些電影內容多半大同小異,純以娛樂性為主,但製作得較用心的,還是以「王者之劍」排在第一。
由於眼見有利可圖,「王者之劍」的製片家已在拍攝續集,除了仍由世界先生艾諾施瓦齊納吉飾演男主角康南之外,還找到黑人搖滾女歌星葛瑞絲瓊斯助陣,葛瑞絲在片中演一個兇狠的女戰士,造型奇特詭異,使電影增加了不少趣味性。
同時,好萊塢的電視製作人也發現這類以美女、劍俠與神怪為特色的片子,拍成電視影集也同樣能吸引觀眾,不久前一部名叫「巫師與戰士」的影集便創下甚高的收視率。
「巫師與戰士」的女主角蘭迪布洛克絲,也因為參加這齣影集的演出,成了觀眾心目中新的性感偶像,她在這部影集中演一個武藝高強的女巫,外型充滿原始的野性美,現在正極受製片人的重視。

艷星健美之道

好萊塢女星經常讓人難以猜出她們的實際年齡,尤其是性感女星更是不願公開她們的最高機密,但三位艷星最近卻透露她們長保青春的秘訣:
五十二歲的安姬狄金遜說:「我不吃早餐,午餐有時是蘋果,有時是酸奶酪。我避免吃肉。主食是沙拉、胡蘿蔔、乾果和葡萄。」
安姬也每天游泳、打網球,並經常到健身院練身體。
四十三歲的拉寇兒薇芝說:「我從不吃鹽或糖,不吃豬肉,只吃雞、小牛肉和大量蔬菜,每天喝三公升的水。」
拉寇兒煙酒不沾,每天六點起床,作一小時半的瑜珈術。
四十一歲的琳達伊雯絲說:
「我不在乎臉上的皺紋,心情樂觀是最重要的事。」
琳達以嚴格的健美課程來保持她的身材,此外,她也打網球、騎腳踏車,並經常按摩。

頒獎台上糗事

女星珍西摩兒最近應邀參加好萊塢「大眾選擇獎」頒獎典禮時,遇到一件好萊塢女星最忌諱的窘事:當她上台頒獎時,發現擔任助理小姐的一九八三年美國小姐茱莉哈雅克身上的晚禮服竟然和她一模一樣!
珍西摩兒下台後大為光火,因為她花了二千多美元買下這件手織的禮服,以為是僅有的一件,誰知道店主竟然騙了她,使她大失面子。

寶貝享受青春

目前正在新澤西州普西斯頓大學攻讀的「漂亮寶貝」布魯克雪德絲,在該校中的生活依然十分引人矚目,最近她參加了一齣校際歌舞劇的演出,也交了一個大學男友,看來她已充份享受到大學生活的樂趣以及美好的青春時光。■

jhqq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想聯訪F782A.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782B.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782C.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782D.jpg - 聯想聯訪

⑴林偉生(左)、萬梓良
⑵爾冬陞(右)、劉瑞琪
⑶呂良偉(右)、萬梓良
⑷艾廸
⑸劉家輝
⑹林偉生、李賽鳳(右)
⑺梁家仁
⑻惠英紅
⑼葉德嫻(右)

1986年10月13日出版
(華視綜合週刊782期 P136~P139)
聯想聯訪:
港星雲集拍大戲
拍「國父傳」大概是國片有史以來,動用港星人數最多的一次……
●文/心之

拍「國父傳」大概是國片有史以來,動用港星人數最多的一次,前後來了十數位大大小小的港星參加演出。

    新人上場    港星助陣

戲份較吃重的港星,大概是飾演陸皓東的爾冬陞.黃興的萬梓良、黃興夫人的王小鳳、宋教仁的艾廸、居正的呂良偉、史堅如的劉家輝,和史堅如之妹的李賽鳳。
其他一、兩場戲的還有梁家仁、惠英紅、葉德嫻、吳少剛、潘志文、錢小豪等。「國父傳」雖是一部大戲,但真正的主角林偉生卻是一個毫無知名度的新人,如果不靠周圍輔助他的大明星助陣,「國父傳」要吸引觀眾的注意,恐怕不是件易事。

    來台拍片    鍾情於吃

由於是大堆頭的演員陣容,每一位港星的酬勞,僅是五千或一萬港幣的紅包,和來回機票,來台港星都有相同的嗜好,鍾情於台灣的吃。
自稱是每一頓都要吃飯的萬梓良,對台灣又香又軟的米簡直愛到發狂,從早上睜開眼,就要等著吃飯,他在台灣停留的時間最久,最能享受吃的滋味。
嗜辣如命的王小鳳,一提起台灣的吃,眼睛都會噴火,尤其是牛肉麵,吃起來可以嚇壞一桌子人,牛肉是一塊接一塊的送入口。
「每一次吃完了就後悔,香港是廣東菜做得道地,但其他各種地方菜都不及台灣,像江浙菜、四川菜、北平菜都是台灣的好,我喜歡回國拍戲,主要也是貪
吃。」
在「國父傳」中飾演秋瑾的惠英紅,最情有獨鍾的就是台灣小吃、清粥小菜,來台拍戲天天都想吃担仔麵、米粉、地瓜稀飯,台灣濃濃的人情味,加上變化萬千的小吃,令惠英紅想到就要流口水。
素食者葉德嫻,在片中飾演麵店老闆,幾次來台試過不少素食店,葉德嫻認為台灣的素食也做得美味可口。

    享受優待    褓姆照顧

除了吃之外,港星最喜歡的就是台灣濃濃的人情味,以萬梓良為例,他分析港台的工作環境相差不多,但台灣拍戲,有褓姆照顧,有人可以叫起床,可以享受多種優待。
第一次來台拍戲的呂良偉、李賽鳳、惠英紅都覺得在這裡拍戲的心情,不像香港那般緊張,舒服得多了,在香港只要一開拍,連說話的時間都沒有。

    工作態度    令人惋惜

爾冬陞、劉家輝、艾廸、梁家仁都是老台灣了,都有在台灣拍戲的經驗,比較起來最令這些港星覺得惋惜的,就是台灣拍戲的工作態度。
有很多事情在先前籌備不足,因此日後在聯絡上就會耽誤許多,等他們的期都軋出來之後,常常因為沒有準備好,讓他們空等白跑。
以「國父傳」前一陣子拍國父就職大總統大場面的戲,當天坐飛機趕來的港星,一等就是七、八個鐘頭開不了工,大家閒在一旁等尚未做好的服裝,由興致勃勃到垂頭喪氣,始終不明白為什麼不等完全準備妥當再請他們回來。
「其實我們不怕辛苦,只希望難得有機會回來拍戲,能盡量有機會發揮,但是因為先前準備功夫不夠完善,一拍都是匆匆忙忙的轉眼即過,這一點實在可惜。」
「國父傳」由於片長三小時,香港方面要趕在十月底交片,只能完成上半部的劇情,因此香港只演出上半部,台灣方面則要完成之後再上片。

    大戲難做    壓力甚重

一向處理大場面有心得的丁善璽,身兼「國父傳」編劇、導演之職,心理壓力甚重,他說:「我真不想連著拍下集,事實上我們的時間、財力、人力都不足,要把戲做好很難。」
大戲,大製作,囊括港台巨星,到底能拍出什麼,香港在十一月八日之前就能看到真實情況,但國內要看到完整的「國父傳」,恐怕還得等上一段時間呢!■

jhqq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想聯訪F608A.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08B.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08C.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08D.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08E.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08F.jpg - 聯想聯訪
聯想聯訪F608G.jpg - 聯想聯訪

1983年6月14日出版
(華視綜合週刊608期 P136~P142)
聯想聯訪:
笑匠大集合
好喜劇造就了好演員好演員演絕了好喜劇
●文/碧姬

喜劇已經成為綜藝節目中和歌舞等量齊觀、並肩而行的一份不可缺的表演型態。在多年以前,或許有「群星會」、「翠堤春曉」這類純歌唱的綜藝節目被觀眾喜愛,然而自「綜藝一百」、「電視街」這類大雜燴式的節目一一開闢後,有時候,喜劇反而更掛帥佔上風些,反而把歌舞部份的聲勢壓過,減低到最少的程度。
喜劇既這般的出頭,它倒底該怎麼表現才恰到好處,博人好感呢?而真正的意義又該是什麼?

趙舜──
寧願去演悲劇

在「快樂地」中有傑出表現,而也曾是徐家班校園電影中一員大將的趙舜說:「我覺得,我演的不是喜劇,稱它為鬧劇還恰當些。」
以趙舜的解釋,喜劇應比鬧劇更深沉、永恆些,在演出中,能給觀眾一點回味與啟發,像彼得謝勒傑克李蒙等名演員演出的就是,而鬧劇時間短,一小段的捧腹大笑過去,也許觀眾什麼都不記得了。
趙舜當然嚮往演一齣有價值的好喜劇,但想在電視上尋求,似乎機會不易來。而如果沒有拿到好劇本,趙舜又情願去演悲劇,在文化大學戲劇系唸書的時候,趙舜和老搭檔阿西上舞台演過「中國人」、「李爾王」等大悲劇,演得他過癮至極,認為這樣才叫做「演戲」,埋在心裏的演戲細胞才有得用處。

阿西─
天生就像小丑

阿西也贊成趙舜的說法,他那瘦骨嶙峋、弱不禁風的高長個兒已天生具有喜感,再加上扮相用心、火候精鍊,原名陳正博的阿西自「快樂地」停播後,不但沒有失業,反而更上層樓的出任電影「兒子大玩偶」的男主角,他說:「不必化妝,我天生就像小丑。」
看過許不了扮小丑,也見過上官亮以紅鼻大肚小丑角的姿態逗樂小朋友的模樣,但還是以阿西最為討喜,尤其配上那台灣國語,說不出的一股叫人溫熱的情緒由心底發出。

巴戈──
笑得要出聲音

演喜劇已是老資格了,巴戈如今在「雙星報喜」中尚兼任喜劇的導演。
「演比導容易。」巴戈說:「拿了劇本,出現在電視畫面上能有多少效果已經可以想像,但導戲則不一定能預知,演員要使不出演技來,導演真急壞了。」
巴戈認為,一齣好喜劇,本質上要能叫觀眾產生「意外」與「驚奇」兩樣因素才算是成功。
「本來好端端的坐在餐桌前吃早餐,忽然……。」
這「忽然」可以有很多、很多種狀況,要逗樂觀眾,編劇就得漫天去想像、去設計、去創造。
巴戈有時候也編編劇。但認為它並不是容易做好的事,所以作品不多,關於大家提起的,「短劇不外是抄襲」這說法巴戈相當贊同。
「原則上,我並不反對抄襲,只要能叫觀眾開心,這和名著改編是同一碼子事,沒什麼理由去反對它。」巴戈說。只是,抄襲之後又沒叫觀眾笑出聲音來,這可就非常不值得了。
如果節目製作人肯多花點劇本費,巴戈相信在喜劇效果上將可以進一大步。

李國修──
冷面芙匠排第一

瘦小靈活的李國修創作量可以說是所有喜劇演員中最豐富的,當他的劇本被送到華視攝影棚中被各演員演得「胡說八道」的時候,他也早在一邊笑彎了腰,「綜藝一百」中,這種「笑場」的場面最多,那一回不是笑得東倒西歪的,比播出的書面要熱鬧許多。
巴戈說,喜劇重「意外」,而換成李國修的說法,則強調「矛盾」,本來是稀鬆平常的正常場面,一下子狀況改變了,和前面的情節完全銜接不上,這樣,觀眾會被逗得很開心。
人物方面,「矛盾」的要素也不可缺少,你來我往中,最好中間有不是火爆的、軟性的衝突存在,那效果會意想不到的「愈想愈好笑。」
李國修如今演喜劇,心得是數也數不完。
「我通常可以同時做出很多種表情與動作來,讓張小燕挑選,要換立刻可以換。」李國修說。
也就是說,已爐火純青,技藝超群到一個地步了。
「綜藝一百」裏的寶貝蛋,一個比一個寶貝,李國修可能是太入戲的緣故,平常下得螢光幕來,打扮穿著也相當喜劇化,譬如說漫畫人物牛伯伯的大皮鞋、老夫子的小背心,李國修平常似乎也穿得挺多的。

林光寧──
短劇笑話一籮筐

林光寧應是「綜藝一百」新加入的寶貝蛋,他因馬世莉的關係,來棚裏客串一集後,就被張小燕視為奇才,拉他入夥集集固定演出。
有關於林光寧演短劇的一個笑話,每次講出來,必能引起一陣哄堂大笑。
有一回,林光寧扮完女人演短劇回家,看到媽媽掩面在哭泣,林光寧細問何故,媽媽說:「你讓我想起你死去的姑媽。」
林光寧扮女人有多像,你就不難發覺了。林光寧說,他每次都在腦海中先想像女人的樣子,譬如說,有一回要演馬世莉的媽,他就先想,馬媽媽究竟是什麼「德性」,結果那回演出後,效果好極了。
女喜劇演員呢?華視這方面的人才愈來愈多,正字號的張小燕不提了,新竄起的馬世莉劉方英尤美都經常有叫觀眾禁不住大喊「三八」的演出。

①陸一龍和張海倫的搭檔,在早期的綜藝100中是十分逗趣的一對。
②李天柱也是一流的喜劇演員。
③只要來到綜藝一百,不論老少,都變得寶氣十足。

馬世莉──
三八對了她的路

「我本來就是這麼三八呀!也難怪你們說演得好。」馬世莉現在的舉手投足,充滿了傻大姐的趣味。真實生活裏,馬世莉也就是這麼個完完全全不拘小節,大而化之的人,她心胸寬濶,不存猜疑,看到誰都笑嘻嘻的給一個大擁抱,論人緣,馬世莉是好得沒話說。
想起以前在「陽光綠野攝影棚」被包得緊緊,強迫穿旗袍的日子,馬世莉不禁都要笑起來。真的,千里馬需有伯樂來識,不是張小燕發掘她有喜劇方面的天份,如何出人頭地呀?馬世莉對短劇的定義沒有什麼很固定的概念,她只強調自己:「天生的三八嘛!不吃這行飯也可惜。」

尤美──
有她少不了笑聲

在「歡樂今宵」裏,尤美的台灣國語最可愛。
「我其實可以講標準國語的吔,可是製作人要我把台灣國語誇張,害得大家真以為我得重頭去學ㄅㄆㄇ。」尤美說。
她的喜劇演技極自然,給人親切可喜的印象,目前正是愈演愈精鍊的時候。只可惜節目提早收播,她只好往舞台去求突破了。
作秀作得熱活,尤美嗓子都啞了,她說,舞台表演和電視最不同的就是需要「誇張」,用力的喊,費力的唱,賣力的做,弄得自己「失聲」好長一段時間。

短劇風行良久,有方興未艾的趨勢,你喜歡看它嗎?所謂「寓教於樂」乃電視的娛樂價值以它最有具體表現,對不?!■

jhqq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